李林荣《“热”了历史 “冷”了现实》高考阅读模拟试题及答案
[电脑版] 未知
⑦对以上所问,概其要害,答案可归结于一点,就是一“讲”一“写”之间,“历史”里泛出了我们自己的生活状态,而且是较之我们只知其表不知其里的实际生活感触,又往现实人心深处的幽暗里狠扎了一层的那种表里俱现的生活状态。甭管是历史上的哪个片断、哪个人物或哪个事件,之所以一经“讲史”转述、渲染,或“写史”者的铺排阐发,就可以让我们了无障碍地心领神会,不必费丝毫心力,不需仰助旁的任何专门知识,就可以轻易地想见其状貌而把握其灵魂。 “讲”史者和“写”史者都是三下五除二,熟练而刻意地把历史捏巴成了一团可与我们当前现实生活中的状况和色调一一对应的彩泥。如此摆布和利用“历史”,固然热闹非凡,但由此映衬出的,既不是所谓拨云见日方能得见的历史真相,也不是当今的社会和人性慎终追远、激浊扬清的向上提升态势,相反,倒是我们的世道和人心在大张旗鼓中自甘委顿乃至向下沉沦的一派精神荒寒。
(选自2007年4月19日《文艺报》,有删节)
1.下列表现不属于第⑥自然段中画线句子中“尽了程度不同的推波助澜之力”的是(3分)( )
A.普通受众对能了无障碍地心领神会历史,轻易地想见历史状貌而把握历史灵魂的欢迎与自慰。
B.谁愣要批评就是谁活该在犯低级、庸俗的红眼病。
C.各级各类媒体全方位烘托和多方位包装
D.一些“写史”者与之合流,一些论者为之张目。
2.依据文意,下面说法能够作为散文“写史热”与电视“讲史热”已成“合流之势”证据的两项是(6分)( )( )
A.许多文学期刊中的文章着意追随和延伸电视“讲史热”中某位当红主讲人的话语和思维特色。
B.电视“讲史热”为迎合大众的趣味,随意打扮和简化历史。
C.散文“写史热”在电视“讲史热”尚未出现的时候就已经呈现出模式化和潮流化趋势。
D.散文版的“讲史热”在传媒空间里跃升为压倒多数的舆论聚焦热点之后积极转型。
E.随着电视“讲史热”而翻卷出许多专以“述史”和“论史”为务的散文作品。
3.结合原文内容,分析“‘热’了历史 ‘冷’了现实”的弊端。(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原文内容来看,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历史和现实。(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3分。提示:B说的是评论界,不是“我们多数人”。)
2.A E(6分,一个选项占3分。)
3.媚俗,倾力地打扮和简化历史,以满足具备初中文化程度的大众趣味之所好;随意摆布和利用“历史”,对历史不去廓清真相,对现实不去警醒人慎终追远、激浊扬清;容不得批评,切断和遗弃了优良的学术传统。(4分,每一点1分,语句通顺1分。)
4.对历史要注重反思(1分),对现实要强调忧患意识(坚持立足现实而面向历史的文化忧患意识和反思意识)(1分);允许批评,包容异见,讲史和写史要弃虚就实,有的放矢(2分)。(在答对前面的要点的基础上,语句通顺得1分。)
相关文章
点此纠错或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