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阅读训练 > 现代文阅读 > 高考语文阅读试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第三讲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电脑版] longshan0606

 

C.照中国的传统,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因为其意可由读者读出。同理,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正因为语言简短,才能读出更多新意。  

D.中国艺术的思想,当然不是只为中国艺术所独有,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就体现了这种理想,《老子》堪称范例。  

【答案】C项“只有聪明的读者才能发掘出诗的言外之意和书的行间之意”并不成立,作者引用“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在说明正是中国哲学家把自己丰富的思想寄予在精炼简短语言中,读者才可能读出新意来。因果倒置。  

   解题对策:在遇到涉及有因果关系的选项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比较一下,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因果关系是否倒置。  

4 . 混淆模态:(或然与必然)  

把可能出现的情况说成必然出现的情况。

【例6(原文)风格的多样性不仅表现于不同的艺术家的作品中,而且也表现于同一艺术家的作品中。伟大的作家所反映的生活包括了一个广阔的天地,他的创造才能具有多方面的适应性。他所创作的作品虽然有着一种主导的、占优势的风格,但并不排斥他创造出具有多样风格的作品,布封曾说:”随着不同对象,写法就应该大不相同“,”一个大作家决不能只有一颗印章,在不同作品上都盖上同一的印章,这就暴露出天才的缺乏……“胡应麟对杜甫的艺术风格的评价是:”正而能变,大而能化,化而不失本调,不失本调而兼众调。“这里所说的”本调“与”众调“的关系,体现了艺术风格的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对立统一。一般说来,沉郁是杜甫作品中占主导的风格,但并不能用这一种风格来说明杜甫全部作品的艺术特色。杜甫的艺术风格是丰富多采的,有”欲倾东海洗乾坤“那样的豪放,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那样的深沉,也有”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那样的悲壮和”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那样的轻灵……尽管杜甫作品中的基调还是那种积极的忧国忧民的沉郁的精神。其次,一个作家的艺术风格的发展,常常包括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不同时期,由于艺术家的思想情感、生活经历的变化,构成了产生不同风格的作品的可能性。  

C项:一个作家艺术风格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其间当然会产生不同风格的作品。

  原文:由于艺术家的思想情感、生活经历的变化,构成了产生不同风格的作品的可能性。  

【例7(2012 山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  

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围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东汉中期后,社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亡了。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他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它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在与传统礼教观念斗争中确立起来的。围棋作为反映和体现人们心灵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不符合传统伦理观念。后来,人们逐步认识到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对比中确立起来的。人们在围棋活动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弈棋活动的负面作用不能归咎于围棋本身,而是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普遍肯定了围棋的功能和价值,确立了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  

对围棋,不能神化,也不能矮化。正确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应当是“国艺价值观”。所谓“国艺”,就是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上升到国家层面,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儒家开始只承认“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没有围棋。到魏晋时人们对“艺”有了崭新的认识,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把围棋纳入“艺”的范围,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事实证明,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也只有“国艺”一词才能相配。  

6.关于围棋的起源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围棋发源于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B.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  

C.围棋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西汉时受社会环境影响而广泛流行,东汉时已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  

D.魏晋时人们对“艺”产生了新的看法,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  

【答案】B【分析】A项将“可能”变“必然”。C项“西汉时受社会环境影响而广泛流行”不当,“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D项,从文本“儒家开始只承认‘六艺’”可知“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错。  

5.   

事物的变化发展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命题人有时会将这些”主要“的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

【例8(原文)到宋代,内地茶叶生产飞跃发展,其中一部分茶叶”用于博马,实行官营“,在四川的名山等地设置了专门管理茶马贸易的”茶马司“。宋朝统治者为什么如此重视”茶马互市“呢?当时契丹、西夏和女真等少数民族的崛起对两宋政权造成严重威胁,迫使朝廷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以便集中力量与西北少数民族政权抗衡。在这种情况下,“茶马互市”除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利收入补充军费之需外,更重要的是,既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又维护了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  

第7题B项:”在宋代,“茶马古道”上的巨额茶利收入是当时全国军费的主要来源。”  

下列关于“茶马古道”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所谓“茶马古道”是汉藏两族之间由于长期以茶易马而形成的贸易通道。   

B.在宋代,“茶马古道”上的巨额茶利收入是当时全国军费的主要来源。   

C.“茶马古道”到元代已成为一条经贸之道、文化之道和治藏安藏之道。   

D.“茶马古道”为发展经济、团结人民和国家统一发挥了很大的历史作用。   

参考答案:B 原文:在这种情况下,“茶马互市”除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利收入补充军费之需外,更重要的是,既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又维护了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  

  解题对策:做此类题,要仔细审读原文,清楚哪些是主要一面的,哪些是次要一面的  

【例9(2012辽宁卷) (原文) 家园感的实现离不开对环境进行建设。环境建设有两种指导理念:一是功利的原则,二是审美的原则。两个原则必须是统一的,且应以审美原则为主导,也就是说可以将工程建设转行为景观建设,让工程既有利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又有利于人类的审美。此外,家园感的实现也离不开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一是需要科学技术,二是需要理念。在诸多关于环境保护的理念中,“审美的环境保护”理念有积极意义。这里“美”的构成是丰富的,既有来自生态方面自然方面的美,也有文明方面的人工的美。这样,“审美的环境保护”不仅包含了以生态平衡为最高原则的科学的“真”的保护,而且高于“真”的保护。比如,城市中的湖水被污染了,按“真”的保护,主要在治理污染,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它的生态平衡;而按审美的保护原则,不仅要治理污染,还要进一步做一些美化,如湖岸栽花、湖中养鱼建亭等。  

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由于资源的枯竭会危及人的生存,所以人类要高度重视保护自然环境。但与此同时,适度开发自然资源的工作也不能停。

B. 湖岸植树栽花,湖中养鱼建亭等保护环境的做法,不仅美化了我们的空间,而且也让家园感具有了持续性。

C. 环境建设的指导原则应强调功利与审美的统一。例如,可以将工程建设转行成景观建设,也就是将审美理念融入工程规划中。

D. “审美的环境保护”理念中“美”的构成是丰富的,它高于科学的“真”的保护,因而保护环境首先要考虑人工美的因素。

6.混淆是非:即肯定和否定颠倒。  

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

【例10(原文) 20世纪80年代,“网际互联协议”使得人们可以连接任意两台计算机,这样,一个巨大的网络——因特网——在全球蔓延开来。20世纪90年代,随着“超文本传输协议”的出现,人们可以链接任意两个文件,这样,一个庞大的在线图书馆兼大卖场般的万维网在因特网上迅速形成。到了今天,新的协议又出现了,它就是“网格协议”。网格协议使得人们几乎能够链接与计算机有关的其他任何东西:数据库、虚拟和可视化工具,甚至是计算机本身的计算能力。  

下列有关“网格协议”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网格协议实际上是一种网格计算标准。  

B.网格协议使人们能够链接虚拟和可视化工具等许多东西。  

C.网格协议能够确保异构系统工作协调。  

D.网格协议能提供标准平台,但与计算机本身的计算能力无关。  

答案与精析 :D项中与计算机本身的计算能力无关有误,原文谈到了网格计算机的运算速度问题,可见与计算能力是有关的。  

【例11(11年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原文)培育一位电影明星,无论从经济成本还是从时间成本看都是昂贵的,一个                                       明星的成长有漫长的过程,还要有天赋和种种机缘。当然还有更为紧要的前提,即明星必须扮演某个角色,借角色而成名,如扮演埃及艳后、扮演安娜·卡列尼娜或特工“007”等。只有作为成功的角色的明星,才能成为生活中的明星。  

自从有了电视,情形有了难以料想的变化,明星的概念也大大泛化。一方面从明星生产的角度看,周期更短,速度更快,一部电视连续剧,可以使演员每天晚上出镜,抵得上十来部电影。另一方面,即更关键之点是有了电视和网络,明星不一定需要借助角色成名,明星可以是扮演自身,就像电视主持人。再例如,姚明扮演姚明,刘翔扮演刘翔。亦即当明星不一定需要借助于外在的角色,可以直接登场,以明星自身的名义登场。由此,电视不仅生产了演艺明星,还生产体育明星、演讲明星,还有大众明星。到了大众明星秀这一步,明星已经不是遥不可及,他们早已脱下神秘的面纱,成为邻家男孩和女孩。当看电视成为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明星就是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既然明星不一定要扮演某一个角色,明星的门槛就大大降低,明星的大门洞然敞开。  

下列有关明星概念“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了电视和和网络,明星的生产,变得周期更短,速度更快。  

B.电视     上的明星,只需扮演自身,不要借助于外在的角色。  

C.电视娱乐节目使明星大众化,明星秀成为一种社会风潮。  

D.影像电子文化进入家庭日常生活,人人都可以充当明星。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词语理解,注意宏观把握,微观作答。原文是“明星不一定需要借助角色成名”,选项变为了“不要借助于外在的角色”,肯否失当。)  

7.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  

指所给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材料中未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   

【例12、2011年山东卷(原文见例3

关于“衡中西以相融”,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中西不同的传统发生碰撞、影响、融合,就会形成一个有利于实践的大传统。  

B.在绘画领域,应权衡中西传统,着眼于相通之处,力求获得滋养。  

C.观察和比照中西传统,就能发现其中共同的规律,从而深入本质,引导实践。  

D.“衡”与“融”强调的重点,就是在中国绘画中更多地体现西画的艺术范式。  

解析:答案D。“在中国绘画中更多地体现西画的艺术范式”,无中生有。  

8.故意混淆充分、必要条件  

命题者常把原文中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混淆,或者构成的条件本身不成立。
  充分条件--"有之必然,无之不必不然",有了便一定成立,没有也不一定不成立。

常用"只要......,就......"、"如果......,那么......"来表示充分条件。

例如:一个人如果骄傲自满,那就必然落后;如果不骄傲自满,那就可能不落后也可能落后。  

   只要下雨,地面就会湿。下雨是地面湿的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有之不必不然,无之必不然",有了不一定成立,但没有的话则肯定不成立。

常用"只有......,才......"来表示必要条件。

例如:有电,电灯可能亮也可能不亮;没有电,电灯就不会亮。电是电灯亮的必要条件。
   只有同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同心协力是办好事情的必要条件。
【例13】(09四川卷)(原文)细菌耐药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增长速度之快,是无法用生物的随机突变来解释的。细菌不仅在同种内,而且在不同的物种之间交换基因,甚至能够从已经死亡的同类散落的DNA中获得基因。事实上,这些年来,每一种已知的致病菌都已或多或少获得了耐药基因。研究人员对一株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分析表明,它的基因组中,超过四分之一的基因,包括所有耐抗生素基因,都是外来的。耐多种抗生素的鲍氏不动杆菌也是在与其他菌种交换基因中获得了大部分耐药基因。

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耐药基因是可以从其体外获得的。

B 土壤中链霉菌品系的每一个菌种对抗生素都有耐药性。

C 只要彻底杀死各种细菌就可阻断耐药基因的传播途径。

D 欧盟已经全面禁止在牲畜饲养过程中使用各种抗生素。

【解析】文中说细菌不仅在同种内,而且在不同的物种之间交换基因,甚至能够从已经死亡的同类散落的DNA中获得基因。可见,即使杀死细菌,同样不能阻止耐药菌的传播。充分条件不成立。  

【例14】 (2012 山东卷) 原文见例7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围棋的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随着人们对其功能和价值认识的深入逐步确定的。  

B.围棋因为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在东汉中期就凭借其本质上的优势而盛极一时。  

C.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了围棋活动的负面作用,其实这些负面作用也与围棋的娱乐、交际等功能性弱点有直接关系。  

D.对围棋进行神化和矮化都是不对的,只要把“国艺价值观”作为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就能正确认识围棋的“国艺”地位。  

【例152003年全国卷第10题

B项:“一旦人类能够控制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加剧,那么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能继续,台风将远离日本。”

原文是说全球气候变暖后,“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荡然无存”“昔日绕道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但不能反过来说,因为气候变暖与“滑雪运动”“台风袭击”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且必要条件。

关键词:高中科技文阅读 高考阅读

点此纠错或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