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巧林《大义生死》高一散文阅读题及答案
[电脑版] 飘零书生604
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活在那些杰出的生里,亦活在那些杰出的死里,五千年积淀的,绝非只是出土的竹简,而是这中国式的生命。
同是中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杰出人物,为什么屈原与司马迁,一个要死,一个却不惜带辱而活?
后世一直将屈原定位为“爱国诗人”。我以为,这忽视了他作为“政治家”的一面。后人出于不平,以为楚国那样的昏君,不值得屈原去尽忠和报效,焉知“政治”也是一种“理想”。政治家与政客的不同,正是由于前者是别无选择地献身,后者却是投机的。身为“楚臣”,他不能承受楚国亡国的事实。
仅作为一个“诗人”,即令“国破山河在”,亦不必去死。诗人以“诗”爱国和救国。他可以行吟,可以留作“薪火传人”。但三闾大夫必须沉江。屈原的这种“相始终”的精神,是他作为政治家面对失败时唯一的选择。他把政治的责任放在“诗人”之上。这才是屈原对自己的定位。
冯友兰先生说过,中国文化中有一种西方没有的精神,这就是当一个人认为他不能拯救国家时,为了不在内疚中偷生,便选择赴死。这就是为什么在抗日战争中,在寡不敌众的时刻,会有那么多的中国将士“以卵击石”的壮烈行为。
屈原是不会等到敌国军队侵入受辱而死的。羞辱他就是羞辱楚国。他要选择死,一种自由的高尚的独立的死。“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他悲吟着,高歌着,在汨罗江畔饱览他所挚爱的山河大地,从容如归地赴死。
屈原是在他的政治理想破灭后,紧紧地拥抱着诗的理想而去的。这死,亦是一种决裂,与以往从事的“政治”决裂,与终生所爱的诗章同归。这是历史美的理想之追求者的最好结局。
死可以明志,生,却可以践志。当死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时,他选择生。一种令肉体与精神,令自己与亲友都极度痛苦的生——接受宫刑。司马迁身为史官,只因他出于公正之心,为李陵辨护,开罪于皇帝。假如就为此而死,亦不失为一位直谏烈臣,但司马迁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却不是仅此而已。他要完成千古史记。司马迁此举引起了当朝的监视和怀恨。这明明是一种冲破思想牢笼与真相禁锢的叛逆之举!
《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是以正义与善恶观来创作的,它是充满人性及文化激情的作品。因而能超越政治变迁,虽物换星移,却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光。《史记》之功,可谓“再造”了中华民族。
有时,中国人甚至将“生”看作是比“死”更难的事情。
有一个“退麝投岩”的故事。麝鹿被猎人追杀无计时,会跑到岩边,将自己身上的麝香掏出,搓入泥土,归还大地,不令猎人所得。然后,投岩而亡。这是对文化人的生命与使命的庄严比喻。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欲灭亡中国,尤其要扑杀我民族的精英。西南联大的诸教授们跑到了云南。这正是一个民族存亡的“岩边”,他们将自己的麝香掏出,哺育后生,还给中华,以雪国耻。
好一个“退麝投岩”!在此,一部西南联大的历史,已将“择生”与“择死”糅在了一起,这是司马迁与屈原的统一。择生与择死的思考,构成一个人、一个民族隆起的脊骨。没有这伟大的设计,是没有伟大的人和伟大的民族的。
(选自《云南日报》,有删改。)
8.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
⑴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活在那些杰出的生里,亦活在那些杰出的死里(2分)
⑵这正是一个民族存亡的时刻,他们将自己的麝香掏出,哺育后生(2分)
9. 作者讲述“退麝投岩”的故事,有什么作用?(4分)
10.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中国式的生命”的理解。(4分)
11.文章最后一段说:“择生与择死的思考,构成一个人、一个民族隆起的脊骨。没有这伟大的设计,是没有伟大的人和伟大的民族的。”请结合全文,联系所学课文或所知道的人和事,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6分)
参考答案:
8.⑴“杰出的生”是指司马迁式的践志而生,是为完成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不惜带辱而活。“杰出的死”是指屈原式的明志而死,是一种自由的高尚的独立的死,是历史美的理想之追求者的最好结局。⑵“麝香”这里是比喻西南联大的教授们,在民族存亡的时刻坚守哺育后生的文化使命,传授给学生们的文化精华。
9.一是用这个故事比喻文化人的生命与使命是“明志而死”,二是引出西南联大诸教授哺育后生的事迹,说明“践志而生”。(或:说明将“生”看作是比“死”更难的事情。)
10.“中国式的生命”在文中包含以下几层意思。一是中国式的生命,死可以明志,生可以践志。二是将“生”看作是比“死”更难的事情。三是择生与择死的统一构成一个人、一个民族隆起的脊骨。
11.示例:诚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言“死生亦大矣”,人在面对有限的生命无不发出如苏子“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类的浩叹。一个人、一个民族唯有树立“践志而生”和“明志而死”的生死观,才能“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实现“生有所得”“死有所值”的人生价值和历史意义。
关键词:大义 生死 高一散文阅读题及答案
相关文章
点此纠错或发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