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阅读训练 > 现代文阅读 > 说明文阅读训练

[电脑版] 佚名

秦代开始的公文体制

竹是一种特殊的植物。

竹非草、非木,在现代植物学中,属禾本科,竹亚科。我国有毛竹、苦竹、孝顺竹等六个属共250余种。因为种类繁多,千姿百态,早在晋朝时我国便有专门记叙竹的《竹谱》。这部书,现已被公认为世界最早的植物谱录学专著。

竹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往往有密切的关系,除了用竹纤维编成的“竹布”现已少见外,食、住、行各方面均少不了。说起竹,过去的运输工人用的都是竹杠,他们把用血汗换来的银元、铜元放在片刻也不离手的竹杠中,把头、恶霸来了,只要敲一下竹杠,便知道一天收入多少,这是现已通行全世界的“敲竹杠”谚语的由来。印度也产竹,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讲了个很有趣的神话。有个僧侣贵族,听说释伽佛身长一丈六,他不信,便做了根长一丈的竹杖,要实地量一下。不料,等他挨近佛时用那根作尺的竹杖量时,佛身总比竹杖长一丈六。这时他才知道“佛法无边”,将竹杖丢下走了。从此,这里便长出了“竹林”。

我国农谚有种竹要“留三去四”以及“公孙不相见,母子不相离”之说。“去四”,即四年以上的竹如不除去,会影响竹林的发展;三年以下则太小,不宜取用。所谓“公孙不相见,母子不相离”是这一宝贵经验的形象化说明,值得我们珍视。

1.“敲竹杠”一词现在一般是指什么?它表达怎样的感情色彩?

2.第三段中的“他不信,便做了根长一丈的竹杖,要实地量一下”是针对什么说的?

3.“从此,这里便长出了‘竹林’”,句中的“从此”指代的是什么?


4.第一、第二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用来说明什么?


5.“公孙不相见,母子不相离”形象地说明种竹的一条宝贵经验,请用两个单句表达。

参考答案

关键词:说“屏”

点此纠错或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