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阅读训练 > 现代文阅读 > 高三语文阅读试题

舒婷《不忘露珠的寂静之味》高三散文阅读题及答案

[电脑版] 飘零书生604

舒婷《不忘露珠的寂静之味》高三散文阅读题及答案

①不经意从一部日本畅销小说里读到:“所谓风流,就是不忘露珠的寂静之味。”仿佛此时才觉得聚蚊如雷的市声,汹汹扰扰难以忍受,随即起来关窗。

②有一条美丽的河流被一支动听的民歌传颂着。老师带孩子们来到河边写生,孩子们问:“老师,河在哪里?”老师流了眼泪。小时候他就在这河边摸鱼扑水练狗爬式,母亲挽着裤管淘米捣衣,河风送着整整一列船队。现在他的学生们看到的仅是一道小泥沟,连芦苇都渴死了。

③天然湖泊也在被迫精简机构,由于地下水位的迅速降低,由于污染,由于填滩盖疗养院;瀑布都有了管教,平时野性全无,被引去耕地发电。上级领导来了,才开闸放松辔头,暂现片刻龙腾虎跃的真身。如此观瀑布,跟看马戏团表演差不多。尤其当你听说,放两个钟头的水,将损失五千块钱,你便觉得那白花花流的都是银子,因而很是心疼。

④游湖和观瀑毕竟不是日常生活,赞叹罢了,人都回到钢筋水泥的城市迷宫里。浩淼的水,洛妃的水,大禹的水,“细雨轻烟”的水,“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水,水的神话,水的霓裳彩衣,水的冰清玉洁,都被人类一一解构。水的分子式是H20,水源来自四通八达的管道,带着铁锈和漂白粉味儿。矿泉水、纯净水、太空水,水的乱世家族被温温吞吞封存在塑料瓶子里,随人们去旅行。谁敢“拨开青苔喝山泉”呢?哪怕随身带着黄连素片儿。

⑤大清早开了重重铁门,送孩子穿过城市去上学,不觉得缺了什么。夜半应酬或下班回来,半幅裙裾沾了尘灰是有的,但不会被打湿。和情人在马路上散步,如果鞋尖洇潮,不是刚过了一辆洒水车,就是谁家的污水泼到街上来。直到有一天,在菜市场上看到地摊上叫卖的塑料玫瑰,伧俗的染色花瓣上,竟然沾着几粒透明小球。只是在这个时候,才相信人们还没有完全忘掉这个叫做露珠的小精灵。

⑥永远不会滚动,永远不会干涸,永远不会作“鲛人泣”和“风度欲成津”的廉价塑脂露珠儿!

⑦玫瑰、茉莉、紫罗兰,需要什么香味均可招之即来,因为香精的品种越来越齐全。炎热的南方,人们买门票租棉大衣,参观室内冰雕,用人造雪堆雪人,孩子们以为,南极就是建在公园里的一座冰库。商人懒得精心复制露珠,因为它在工业社会里无从依附。甚至诗人也不再露水蘸笔,生怕读者说他文艺腔,好酸。

⑧什么都可以仿造,就连生命都可以原版克隆。但露水的寂静之味,却是无法模拟无法拼凑的。露珠的凝然和滴落,是日月精华,在荷之上,在芝草之间,寂静悠远。其幽秘其清凉其浓淡深浅,都不是眼睛可以企及,耳朵可以捕捉,嘴唇可以品尝的。

⑨我们可以放弃宫槐、板桥和马蹄声,但损失不起朝露与夜霜、梦想的绿地和传说中的原始森林。在肉体囚囿①灵魂日见干枯的今天,我们怀念露珠的寂静之味,以赎罪的愧疚心情。

【注】①囚囿:拘禁,局限。

11、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6分)

(1) 第②段中说“现在他的学生们看到的仅是一道小泥沟,连芦苇都渴死了” 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 第③段中说:“天然湖泊也被迫精简机构”,“精简机构”是指什么?“瀑布都有了管教”,“有了管教”是指什么?

精简机构:

有了管教:

12. 在第⑨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既怀念露珠的寂静之味,又怀着赎罪的愧疚之情? (4分)

13.好的散文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神”指散文的主题、作者的情感,“形”指的是文章的结构、材料,请试从形神两方面对文章加以分析。(6分)

14.作者认为今天的我们“肉体囚囿灵魂日见干枯”,你是否同意作者的看法?为什么?(8分)

参考答案:

11、(1)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的写出了河流干枯的状况,流露出作者对生存环境的担忧,对生命的关怀。(2) 精简机构:湖泊水位降低,面积减缩。 有了管教:瀑布被人为地控制,失去了自然之态。…点此查看高中散文阅读训练答案集(本文答案在第5页)…14、示例一:同意。在现代文明的发展中,物质膨胀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类生存空间的萎缩,物质日益充足的同时人类精神家园被挤压,发展与倒退成了一组悖论,因此作者说我们今天“肉体囚囿灵魂日见干枯”是有道理的。示例二:不同意。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人类的活动空间大大扩展,物质的快速增长,带来了人们生活的丰裕富足,在物质满足之后,人们必然转而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现在书籍的大量出版和音乐美术等的发展就是很好的证明,因此作者说我们今天“肉体囚囿灵魂日见干枯”是没有道理的。

舒婷 露珠 寂静 高三散文阅读题及答案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