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阅读训练 > 现代文阅读 > 高二语文阅读试题

任海杰《伯恩斯坦的痛苦》高二传记阅读题及答案

[电脑版] 飘零书生604

任海杰《伯恩斯坦的痛苦》高二传记阅读题及答案

我不知道,这样的镜头是如何拍摄到的:一代指挥大师伯恩斯坦痛苦地趴在工作台上,头发凌乱。他的右手无力地向前伸着,手中的笔似刚从他指间脱出。笔尖的墨汁滴在尚未写完的、已经涂划过的乐谱上……如果不作解释,谁会相信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伯恩斯坦?

长久以来,英姿勃发、潇洒倜傥的伯恩斯坦是以指挥家的盛名和荣耀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他那极富个性的指挥风格和风度,倾倒了无数的乐迷。然而,追溯伯恩斯坦的成长经历,他最早的抱负其实是当一位作曲家。1918年,伯恩斯坦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劳伦斯,早年曾求学于哈佛大学,因为酷爱音乐,后转入美国著名的寇蒂斯音乐学院,师从美国当时非常有名的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辟斯顿学习作曲。在此期间,性格活跃的伯恩斯坦还随著名指挥大师赖纳学习指挥,不过,他当时的主要意向还是作曲,创作的热情非常高涨,写出了一系列出手不凡的作品,一时间,伯恩斯坦创作的作品犹如一阵清新之风吹拂了美洲大陆,人们发现一位新的作曲大师已崭露曙光。

就在伯恩斯坦写出一部部新作品的同时,具备多方面音乐才华的他(伯恩斯坦的钢琴也弹得很好)又涉足指挥领域。他先是到波士顿坦格伍德的音乐培训中心学校当著名指挥大师库谢维茨基的学生,深得库氏的赏识,二年后成为其助手。后来,他又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被当时担任纽约爱乐乐团常任指挥的罗津斯基发现,推荐他担任这个著名乐团的助理指挥。在1943年的一场重要的音乐会上,年仅25岁的伯恩斯坦代替因病不能上场的瓦尔特出场指挥,获得极大成功,由此一举成名。到了1958年,伯恩斯坦成为纽约爱乐乐团常任指挥。在世界乐团的指挥领域,这是个让人羡慕的位置,在以后的近三十年中,伯恩斯坦几乎成了纽约爱乐乐团的名片。

应该说,伯恩斯坦在指挥上成名的速度和亮度更甚于他在作曲上的成就,但在内心深处,他还是以作曲为己任的。就在他指挥上一路顺风的时候,他已经意识到这会影响到自己的创作,但指挥家的光环、社会名流的待遇、剧场内如潮的掌声和喝彩,让生性外向的伯恩斯坦放不下手中的指挥棒。据他的家人回忆,在上任纽约爱乐乐团常任指挥前,伯恩斯坦的心中曾有过犹豫和冲突,他既为这来之不易的殊荣自豪和陶醉,又明白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如果我们作一下统计,就会发现,奠定伯恩斯坦作为一个作曲家基础和声望的几乎都是他在1958年前创作的作品, 1958年成了伯恩斯坦的分水岭:他迎来了指挥上的高峰,但却预示着创作上的力衰。

在执棒纽约爱乐乐团的岁月里,创作的欲望无时不在撞击和折磨着伯恩斯坦。因此每逢休假,伯恩斯坦总要找一段时间把自己关在屋内进行作曲,他竭力想找回以前的活力和灵感,他要激活和实现年轻时的梦想与抱负,然而流水无情花开无意,除了偶尔闪显的灵光外,面对案前正在谱写的音符,他更多面临的却是深深的失望与苦恼,乐思的枯竭像幽灵一样驱之不散,于是本文开头的一幕就时时出现了……

是创作还是指挥?这个矛盾和冲突几乎贯串了伯恩斯坦的一生,当他在舞台上无数次接受掌声和鲜花时,有谁能明白他背后的隐痛和遗憾?作为一个指挥家,他已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创作的神奇和永恒时时召唤着他,使他的内心始终得不到真正的安宁。一直到了生命的晚年,伯恩斯坦终于下定决心:辞去纽约爱乐乐团的帅印,回家专心创作。

在人生的旅途已步入黄昏时,仍有激情和意志去实现自己念念不忘的夙愿,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但是,为时已晚了,疾病已开始向伯恩斯坦袭来,而更让伯恩斯坦感到痛苦的是,有人认为他创作的音乐只停留在《西区故事》这样的音乐剧的层面上,不可能再有所超越了。这对伯恩斯坦来说,无疑是更致命的一击。在他晚年的时候,每念及此,他都耿耿于怀。他在家人面前一次又一次地唠叨着自己的苦闷,而这样的苦闷,除了只能对家人流露外,又能对谁言呢?

伯恩斯坦一定是带着深深的遗憾告别人世的。然而,当我们回视上个世纪的世界乐坛,便会感叹,那时正是因为有了伯恩斯坦,美洲大陆才真正有资格与由卡拉扬统帅的欧洲大陆相抗衡。从这一点上来说,一生叹息的伯恩斯坦也许会感到一丝欣慰。

1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长久以来,乐迷们对伯恩斯坦的印象,都认为他只是一个久负盛名的指挥家,而不是一个已写了一系列出手不凡的作品的作曲家。

B.伯恩斯坦的作品犹如一阵清新之风吹拂了美洲大陆,这使得美洲在乐坛上有了真正有资格与由卡拉扬统帅的欧洲大陆相抗衡的音乐家。

C.伯恩斯坦在指挥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就是在他因指挥家的光环、待遇等放不下手中的指挥棒时,他也时时没有停止乐曲的创作。

D.晚年的时候,伯恩斯坦仍想实现自己的夙愿,但疾病已向他袭来,这样他一生的创作便停留在《西区故事》这样的音乐剧的层面上。

E.本文叙述了伯恩斯坦最早想当一位作曲家,后来又成为著名的指挥家,晚年又专心创作的事迹,表现了传主为超越自我而奋斗的精神。

12.本文开头有一段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3.伯恩斯坦在指挥上成名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

14.伯恩斯坦的痛苦与创作和指挥有关,你认为伯恩斯坦是应该搞创作,还是搞指挥?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看法和给予你的启示。(8分)

参考答案:

11.E得3分、B得2分、C得1分。(这类题一般是对文章内容、手法、风格的综合考核的题目,文章内容有文章细节和人物性格概括,细节可参考论述类问题阅读进行答题,人物性格分析要注意准确性,此题都是涉及文章细节的题目。A项“都认为他只是……而不是”表述错误。C项从原文第三段的叙述和“但在内心深处、他指挥上一路顺风的时候,他已经意识到这会影响到自己的创作”这样的句子来看,“时时没有停止”错误。D“这样他一生的创作便停留在《西区故事》这样的音乐剧的层面上”错误,原文是“有人认为”,并不能拿来作为对传主一生音乐创作水平的评定。)

12.①形象地描绘出了伯恩斯坦因创作不出自己满意的作品时的苦恼状态。②为下文叙述伯恩斯坦的痛苦作铺垫。③以倒装的手法叙述事件,使文章富于变化,并引起读者的疑问,更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一点2分)

13.①具备多方面音乐才华:他写出过优秀的作品,由作曲到指挥的转变有着深厚的音乐基础。②得到大师赏识:他深得著名指挥大师的库谢维茨基的赏识,容易在指挥方面获得更大成功。③有机遇:他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被爱乐乐团常任指挥罗津斯基发现,并在一场重要的音乐会上代替因病不能上场的人指挥,由此一举成名。(一点2分)

14.观点一:我认为伯恩斯坦应该搞创作。①伯恩斯坦晚年为自己写不出自己满意的曲子而痛苦,这说明他的心中还是更倾向于在创作上取得成就的。②伯恩斯坦早年就在创作上写出了不凡的作品,如果继续下去,他一定会成为一个作曲大师的。

启示:伯恩斯坦中断了自己的创作,并使自己陷入痛苦之中,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了遗憾,从而启示我们在选择和从事职业的时候,要慎重考虑,并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不要被更多的外物羁绊。(观点1分,理由一点2分,启示3分。

观点二:我认为伯恩斯坦应该搞指挥。①伯恩斯坦具有非凡的指挥才能,他成为纽约爱乐乐团常任指挥后,几乎成了纽约爱乐乐团的名片。②从伯恩斯坦在指挥上成名的速度和亮度更甚于他在作曲上的成就这一点来看,伯恩斯坦搞指挥是对的,这让世界的人们看到了他的价值。

启示:伯恩斯坦由作曲转而搞指挥,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从而启示我们一个人在职业的选择上,找到适合自己的至关旅要,认准了适合自己的就不要后侮。(观点1分,理由一点2分,启示3分。

关键词:伯恩斯坦 痛苦 高二传记阅读题及答案

点此纠错或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