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考语文试卷分类题集(错别字)
[电脑版] 佚名
北京中考语文试卷分类题集(错别字)
说明:①我们把北京自2007年起的中考语文试题进行了分类整理,内容逐年添加,对初中同学学习参考较实用。欢迎点此进入该组题集下载页根据提示选择下载。
以下为txt无格式文档,仅供预览,完整doc格式文档请下载后查看。
1. (2007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根据解说,在横线处选填汉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云_______
霄,"雨"(雨字头儿),与雨或雪有关;宵,“内”(宝盖儿),与房屋有关。横线处应填写“霄”。
B._______藏
贮,“贝”(贝字旁儿),与财物有关;伫,“亻”(单人旁儿),与人有关。横线处应填写“贮”。
C._______山涉水
跋,“足”(足字旁儿),与脚有关;拔,“扌”(提手旁儿),与手有关。横线处应填写“跋”。
D.张灯_______彩
节,“仲”(草字头儿),与植物有关;结,“糸”(绞丝旁儿),与丝有关。横线处应填写“节”。
2. (2009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对横线处选填汉字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___隐(恻,测)
判断:“恻”有“悲伤”的意思,而“测”有“推想”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测”。
B.蒙___(蔽,弊)
判断:“蔽”,有“遮盖”的意思,而“弊”有“欺作”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弊”。
C.___然一新(焕,换)
判断:“焕”有“光明”“光亮”的意思,而“换”有“变更”的意思,所以横线处
应填“换”。
D.___想天开(意,异)
判断:“意”有“料想”的意思,而“异”有“特别”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异”。
3. (2010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对下列各组词语中两个加点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布告——布局
解说:两个“布”字意思相同,都是“分布”的意思。
B.谋略——谋生
解说:两个“谋”字意思不同,“谋略”的“谋”是“计策”的意思;“谋生”的“谋”是“设法寻求”的意思。
C.情不自禁——忍俊不禁
解说:两个“禁”字意思相同,都是“禁受”的意思。
D.温故知新——无缘无故
解说:两个“故”字意思不同,“温故知新”的“故”是“原因”的意思;“无缘无故”的“故”是“从前”的意思。
4. (2011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依据对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判断词语意思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色——变本加厉
解释:“本”有“原来”的意思。
判断:“本色”指原来的面貌;“变本加厉”之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
B.兴致——专心致志
解释:“致”有“实现”的意思。
判断:“兴致”指兴趣实现了;“专心致志”指专心地去实现志向。
C.预测——变化莫测
解释:“测”有“推测”的意思。
判断:“预测”指预先推测;“变幻莫测”指变化多端,难以推测。
D.畅游——畅所欲言
解释:“畅”有“尽情”的意思。
判断:“畅游”指尽情地游览;“畅所欲言”指尽情地说出想说的话。
5. (2012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根据语境和所给字义,在下列句子横线处选填汉字,有误的一项是
A.读汪曾祺的作品,我们总能从他平实朴素的语言中品 (味、位)出宁静淡雅的意韵。
“味”有“辨别、体会”的意思,“位”有“所在之地”的意思,横线处应填“味”。
B.朵朵白云飘浮在空中,它们聚__(笼、拢)在一起,积蓄了足够的力量,便形成雨,洒向人间,滋润大地。
“笼”有“遮盖”的意思,“拢”有“凑起”的意思,横线处应填“拢”。
C.被贬后的苏东坡依然有赏清风皓月、饮美酒佳茗的闲情逸__(至、致),足见他心胸的开朗、豁达。
“至”有“极、最”的意思,“致”有“情趣”的意思,横线处应填“至”。
D.男排主教练坦言,在这次预选赛上,男排只有破__(斧、釜)沉舟,才有可能冲出重围。
“斧”指“斧子”,“釜”是“古代的炊具,相当于现在的锅”,横线处应填“釜”。
6. (2013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古木参天,竹林掩映,环境十分清幽静谙。
B.素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兰亭序》是学习行书的首选字贴。
C.面对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我们坚定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信念。
D.垃圾分类即能回收可再利用资源,又有利于环保,可谓两全齐美。
7. (2014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字谜,就常常借助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下列字谜,不属于按照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的一项是(2分)
A.上下平行,左右勾连。(打一字) 谜底:互
相关文章
点此纠错或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