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22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分类题集(基础知识)
[电脑版] 佚名
C.文中括号内可填入的关联词依次是“不管”“都”。
D.“人生有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它;而当我们能够读懂它的时候,它却早已远去。这首诗的名字叫青春”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6. (2016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雁翔同学有手机对联并归类的好习惯。现在他将下列有关书法的对联整理在了一起,但是其中有一副不属此类,请你帮他找出来。( )
A.大力可能通纸背,尖豪仍觉吐花香
B.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C.紫玉池中含雨露,白银笺上走龙蛇
D.贮水养来青玉案,和烟磨成紫云溪
7. (2015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下列加点词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B、卢沟桥上的石狮子,千态万状,绘声绘色。
C、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D、你也许有困惑,而今天困惑中的探索正是明天豁然开朗的准备。
8. (2014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阅读下面文段,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 。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
A、 文段中加点的名词,它和“留美预备学校是清华大学的前身”中的“前身”意思相同。
B、文段中“聚集”一词,可以用近义词“汇聚”来替代。书写“聚集”时注意两字都是上下结构,其中“聚”字共14笔。
C、文段中“悬岩峭壁”是并列短语,结构相同的如“铜墙铁壁”“和风细雨”等。
D、文段中, “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一句的主干是“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 。
9. (2013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杜甫有句名言曰:语不惊人死不休!语若惊人,须要炼字。下面的对联别出心裁,上联中“读”字,人格化地活现出水中景,请你在下联中填写一个动词,与“读”相对,拟人化地表现出山里的情趣。(2分)
水清鱼读月 山静鸟 天
10.(2013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我们忘不了同窗三载的情谊。”“一手好字 让人赏心悦目。”两句都是陈述句。
B.“20多年的农村生活体验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创作资源。”一句的主干是“体验是资源”。
C.“河,莱茵,江声浩荡……钟声复起,天已黎明……中国正到了‘复旦’的黎明时期,但愿你做中国的——新中国的——钟声,响遍世界,响遍每个人的心!”一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话题突然转变。
D.“聪明人无论在哪里跌倒,都会捡点有用的东西。”一句是条件复句。
11.(2013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下列归类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喜盈盈 雄赳赳 堂堂正正 彬彬有礼 (叠音词)
B.真挚 挺拔 英姿飒爽 顶天立地 (褒义词)
C.扑哧 哗啦 喵呜 呼噜 (拟声词)
D.平坦—崎岖 茂密—稀疏 寂静—安宁 清澈—浑浊 (反义词)
12.(2012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下列单句中“贝聿铭”作主语的一项是( ) (2分)
A.我们仰望杰出建筑师贝聿铭。
B.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是“贝聿铭年”。
C.贝聿铭获得被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茨克奖。
D.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在贝聿铭心中。
13.(2012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下列拟写的对联不符合对偶的一项是( ) (2分)
A.旗开得胜 B.风云三尺剑 C.室雅何须大 D.竹菊梅兰可养性
马到成功 花鸟一床书 花香不在多 琴棋书香养耐性
14.(2011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语文大厦由文砖字瓦砌成。下列归类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花蕾 苍穹 风筝 推敲 【名词】
B.美滋滋 沉甸甸 空荡荡 急匆匆 【形容词】
C.芝麻开花——节节高 鼻子里插葱——装相(象)
相关文章
点此纠错或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