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教学建议
[电脑版] 佚名
《春》教学建议
一、预习指导
1.正音正字。(要求学生查字典,注意辨识)
涨 水涨(zhǎng)起来了
他涨(zhàng)红了脸
和 应和(hè)
和(huó)面
藏 捉迷藏(cáng)
宝藏(zàng)
散 散(sǎn)在草丛里
散(sàn)会
晕 黄晕(yùn)的光
日晕(yùn)
晕(yūn)头转向
酝酿(yùnniàng),不要误读为(wēnràng)
巢(cháo),不要误读为(chāo)
蓑(suō),不要误读为(shuāi)
2.把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画出来,体会精彩在哪里。
二、本文语言简洁明快,读起来琅琅上口,有很强的节奏感。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多朗读,读流畅,读出感情,有些精彩的段落最好能够熟读成诵。这样,不仅能学习语言,而且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和作者感情的理解。为了让学生朗读得好,有兴趣,也可以先范读,或放录音带,要学生仔细体会,然后再自己朗读。
三、初一学生年龄小,阅读能力还不是很强,特别是对写景抒情的散文,往往缺乏深刻的体会,理解不到作者的感情。因此,教师初教这类散文,可以先选择重点段落作较细的讲解,引导学生注意课文细笔描绘的地方,突出“细”与“美”的特点,以加深理解。本课可以从不同角度,重点讲解春草图或春雨图。有些段落也可以指导学生阅读、体会,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让他们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培养阅读能力和习惯。
四、本文较多使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绘出了景物的特点,寄寓了作者的感情。教学本文,可结合汉语知识部分有关内容,通过实例,讲一讲比喻和拟人这两种修辞手法,并让学生了解二者的修辞效果。
五、结合这篇课文教学,可适当说明要准确地描述景物,首先得认真观察。只有观察得细才能写得具体。外界事物有形态、颜色、声音、味道、性质等,这些要靠五官去感觉,因此,除视觉看到的以外,还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所感到的。视觉要善于察形色,听觉要善于知音响,嗅觉要善于辨气味,味觉要善于识酸甜,触觉要善于析冷暖。
关键词:朱自清《春》
相关文章
点此纠错或发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