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八年级上册语文

《两小儿辨日》内容解析

[电脑版] 佚名

华语网,传播语文知识。欢迎访问thn21.com

两小儿辩日

这是选自《列子·汤问》的一则传说故事。文中记叙古时候两个小孩儿,各凭自己的直觉,认定太阳在早上和中午时离地球上人的远近不同,各持一端,争执不下,连孔子也不能对此作出判断。这个故事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尽,学习无止境,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故事还反映了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故事分三部分。

一、写孔子路遇两小儿辩日,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两小儿对于同一自然现象,各抒己见,摆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第一至第三段)。

二、写两小儿各自申述所持看法的根据,反驳对方的看法。一小儿是根据视觉来判断,认为距离近的物体形状大,距离远的物体形状小;另一小儿则根据感觉来推论,靠近热源就感觉热,远离热源便感到凉(第四、五段)。

三、写孔子面对两小儿的争辩,不能判明谁是谁非,受到讥笑(末尾两段)。

全文仅一百多字,语言文字简洁,层次分明。文章主要是通过对话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的。

在这则故事里,孔子的态度比较实事求是,没有“强不知以为知”,而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因此,讲授时不要把两小儿对孔子的讥笑作为故事的主旨去理解,也不宜把课文的重点放在孔子被讥笑上。

华语网,传播语文知识。欢迎访问thn21.com

关键词:课文指导 短文两篇

点此纠错或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