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中考试卷

昆明2013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

[电脑版] 1609541375

云南省昆明市201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有四大题25小题,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含1-6题,共18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题。

①我常常望着山中的那些花儿,红的、白的、粉的、紫的……我不知道它们的名字,可它们总能让我漫下来,默默思考。我想,这些花儿也许只有一个简单的愿望——居住在一个地方,专注于一件事情,经营着一种美丽。

②每当孤独痛苦的时候,我愿是常常想起山径幽谷中的那些花儿,我想起与它们的对视,与它们的轻触。于是,那随之而来的坦然,瞬间便宜滋满内心。花儿赋予我勇气和力量,让我看到了生命的美好与希望。

③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让每一片叶子、每一个花瓣,都浸透着优雅与高洁。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论晴空万里还是乌云密布,都能从容绽放,为世界增添一道。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论身处高山2高山低谷,都能冷静达观、恭敬自足地生活。

④是的,“生命在低处,灵魂在高处。”凝视那些花儿,让躁动的心安静下来,在花香中一路走去,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1.请用正楷将语段中画线的内容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2分)【来源:学科网】

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2分)

(1)瞬( )间 (2)赋予( ) (3)浸( )透 (4)凝( )视

3.第①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2分)

4.第②③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2分)

答:

5.下列两组词语中,每一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

(1)怜悯    震撼    出谋画策    梦寐以求    受益匪浅

(2)峭壁    恍惚    鞭辟入里    百无聊籁    憨态可掬

(1)       改为          (2)      改为

6.按要求默写。(第(6)小题2分,其余小题每题1分,共8分)

(1)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3)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4)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5)山下兰芽短浸溪,          ,萧萧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

(6)如何与人交往,古人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孔子主张要学习别人的优点,并对照改正自己的缺点,(《〈论语〉八则》)中,他用“       ,        ”来表明这一观点;刘禹锡主张与学问的人交往,他在《陋室铭》中这样写道:“         ,          。”

(7)碧波万顷,帆影点点,这样的美景曾多次出现在诗词里,给人以美的享受。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帆”字的连续两句:          ,           。

二、阅读理解。(含7-21题,共36分)

(一)诗歌赏析。(第7题,2分)

品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为什么千百年来都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2分)

答:

(二)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8-12题。(12分)

【甲】

①蒋氏大戚,汪然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②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乙】

段太尉①在泾州为营田官②。泾大将焦令谌③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谌曰:“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督责益急,农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太尉判状,辞甚巽④,使人求谕谌。谌盛怒,召农者曰:“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⑥来庭中。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⑦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节选自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注释】①段太尉:即段秀实,唐朝名臣,死后追究赠太尉,谥“忠烈”。②营田官:掌管屯垦的官员。③焦令谌(chén):人名。④巽(xùn):同“逊”,这里指委婉。⑤判:状纸。⑥舆:抬。⑦衣:包扎。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汪然出涕曰    涕:    (2)竭其庐之入    入:

(3)谨食之,时而献焉    食:    (4)太尉判状,辞甚巽 辞:

9.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而:而乡邻之生日蹙/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乎:叫嚣乎东西/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C.也:我知入数耳,不知早也/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D.以:以大杖击二十/先帝不以臣卑鄙

10.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2分)

君将哀而生之乎?

译文:

11.【甲】文第①段采用对比手法,反映了百姓的痛苦生活。请根据提示,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相关内容并填在ABC三处。(要求:每空不超过10个字)(3分)

12.【甲】文作者柳宗元和【乙】文中的段太尉都关注民生、同情百姓,请结合两文画波浪的句子,说说他们关心百姓的方式有什么不同。(3分)

答:

关键词:昆明 2013年中考语文试卷

点此纠错或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