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中考试卷

2014年恩施州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电脑版] 佚名

华语网,传播语文知识。欢迎访问thn21.com

机密★启用前

2014年恩施州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文试题卷

本试题卷共8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考生答题全部在答题卷上,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卷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准考证号码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及本试题卷上。

3.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卷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5.考生不得折叠答题卷,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华语网备注:网页文件无法完美展现文档全部格式及图片,如有需要请点此下载

一、知识运用(1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炽(chì)痛 遒(yóu)劲    踌躇(chóu chú)   鳞次栉(zhì)比

B. 绯(fēi)红 寒噤(jìn)    褶皱(zhě zhòu)   惟妙惟肖(xiāo)

C. 嗤(chī)笑 稽(qǐ)首    诘责(jié zé)     越俎(cǔ)代庖

D. 倒坍(tān) 逞(chěng)辩  荫庇(yìn bì)     心宽体胖(pán)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鞭挞 伫立 海枯石烂 汗流浃背 顶礼膜拜

B.服辩 栖息 正襟危坐 首当其充 一视同人

C.恻隐 静谧 相辅相承 莫忠一是 左右逢源

D.禁锢 贮蓄 前仆后继 郑重其事 不可明状

3.关于下面汉字的结构及笔顺规则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水” “高”“火”“章”这四个字都是整体结构。

B. “家”字是上下结构,共九画;“延”字第六画是捺。

C. “凹”“凸”两字笔画都是五画,“凸”字第二笔是短横。

D. 偏旁部首中竖心旁的笔顺是:先点后竖再点。

4.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早春二月,在山雀子_________的江南山乡,随处可以听见布谷鸟的呼唤、鹧鸪的啼鸣、竹鸡的呢喃。在_________地想要早早盛开的杏林深处,在_________的村前屋后,在嫩芽吐露的青青茶山上,在一夜春雨、遍地爆笋的楠竹林中,_________的春天早已来到这里,让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土地松动了,让干硬的树枝变软了,让泥土下细小的草根绽出了细白的芽苞。

A. 惊醒 迫在眉睫 竹烟波月 煦润

B. 唤醒 迫不得已 雾锁烟迷 湿润

C. 噪醒 迫不及待 一抹烟雨 温润

D. 点醒 从容不迫 烟雨迷蒙 潮润

5.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乡愁是一种故土情结,是一种家国情怀,是一种社会情缘,是一种精神情韵。

②记得住乡愁,即有心安处。

③乡愁是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与无尽牵挂。

④留住乡愁,就留住了游子的归心和向心,系牢了民族精神的根,温润了炎黄子孙的心。 ⑤在长期的社会迁延与情感沉积中,乡愁更是渐渐成为中华文化的传统元素与精神基因,成为民族情感的依凭与精神家园的归附。

A.②⑤①③④  B.③①⑤②④  C.③①②④⑤   D.②①⑤④③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嫦娥三号能否在月球表面实施软着陆,这是此次嫦娥三号任务最大的难点,也是任务成功的关键所在。

B. 今年2月2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立法将每年的12月13日确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C. 恩施地处神秘的北纬30度,这里拥有“世界唯一的独立硒矿床”和“全球最大的天然富硒生物圈”,被国际人与动物微量元素学术委员会授予“世界硒都”。

D. 2014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首倡全民阅读,此举非同寻常,立即引起社会各界乃至文化界的高度关注。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B.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

C.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D.“他不肯接见你的”,一个女佣站在门槛上为难地说,“他谁都不肯接见”。

二、文化积累(10分)

8.古诗文名句默写(⑴⑵和⑶⑷各选作一题,第⑸~⑽任选四题)(6分)

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⑵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⑶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____。(《礼记·大道之行也》)

⑷______________,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⑸《赤壁》中诗人杜牧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一直是那些忧国忧民的士大夫文人至死不渝的情怀,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就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来表达抒写这种情怀。

⑺没有远大的理想,就难有精彩的人生,杜甫在《望岳》一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抒发了自己的凌云壮志。

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⑼人生难免失意,但在失意后不一味消极、沉沦,而是在山水中找到寄托,这让我们想起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下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华语网,传播语文知识。欢迎访问thn21.com

关键词:恩施 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

点此纠错或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