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腰鼓
[电脑版] 佚名
打腰鼓
谁能忘记电影《黄土地》里那一千多人表演腰鼓的大场面呢?在粗犷雄壮的锣鼓声中,那些腰鼓手挥舞鼓槌一扭一跳的舞姿、那在舞步下黄土飞扬的画面叫人忘不了别开生面的黄土高原。亲临现场体味到这汉民族源远流长的士“劲舞特别是横山县的腰鼓,由于古味更浓,令人更加难忘。腰鼓源自战鼓。据说2000多年前,当时戍守边疆的士卒,手持刀枪,身背着鼓,在与敌人短兵相接的时候,便擂起鼓,藉急促的鼓声,砥士兵杀敌之气。此后,从挚鼓杀敌逐渐演变成为由军乐队模拟征战时各种厮杀动作的即兴表演;至今陕北的无腰鼓,论在舞步还是在挚鼓时所造成的气氛,都有着昔日的影子。
由于横山县地处陕北的边陲,对外交通不便,外界的影响较小,所以腰鼓原始粗犷的
气息也得到了保留。大汉们穿上陕北特有的碎花背心,大红裤子,头扎“白羊肚毛巾”,
脸面经过浓抹艳涂;而身边的腰鼓却没有添上颜色,原本的树纹都森然可见。虽然,设备
单是简不过了,可是,后生打起腰鼓来却特别起劲,像是要把年来生活的喜与悲,全在这
些天尽情地发泄出来。农历正月初七“人日”发,镂鼓一向,唢呐一吹,腰鼓队就迅速
地集合起来,过年几天带来的却又将逝去的欢腾高潮再次被掀起,腰鼓队在“伞头”(队
长)演带领下,表着边打边走的“路鼓”,沿门子拜年去。步伐不羁黄土飞扬竟高及人身,拜访完村里每户后,意尤未尽、情绪高涨的后生们,来到村口的宽敞的坡地上,表演起“场地鼓”。但见“伞头”手中的“指挥棒”又一转,唢呐手马上吹奏起音乐来;后生们粗如蟒蛇般的胳膊,拿着鼓槌纷纷敲挚扎在腰间的木鼓。每下挚鼓的动作,都是那样饱满,深沉有力,好像要把鼓皮敲穿才肯罢手似的。刹那间,密如骤雨的鼓声,咚咚地响个没完,像是抢着登陆的波涛,汹涌地扑向彼岸。站在这缘的我,只感到沙砾在微微战栗,大地仿佛有了陌生的骚动但是这一轮急促的鼓声,还不过是打腰鼓的热身运动,后生们浑然忘我的步伐,才够看头,有的后生猛然一跳,然后在落地前的一瞬间,一边打腰鼓,一边脚面一扭,好像踢足球似的,使劲地往地下一踢,翻起地上的黄土,竟高及人身其他的队员,冷眼一看,民不甘示弱,纷纷腾空跃起;顿时,鼓声震耳,黄沙纷纷扬扬,弥漫着个天空,看上去果然气势慑人。比试后,有
关键词:安塞腰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