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中考试卷

2014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语文试卷(html,doc)

[电脑版] 未知

四川省德阳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语 文 试 卷

 

说明:

1. 本试卷分为第Ⅰ 卷和第Ⅱ卷。第Ⅰ 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全卷共6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及答题卡交回。

2. 本试卷满分120分。答题时间为120分钟。

说明:由于加点字、下划线、图表等文档格式在网页中无法完美展现,我们为你准备了精校完美doc/word文档,如有需要请点此下载

第Ⅰ卷(共30分)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三昧(mèi)  滞碍(zhì)   睥睨(nì)  锲而不舍(qiè)

B.机械(xiè)  生肖(xiāo)  甲壳(qiào) 热泪盈眶(kuāng)

C.艨艟(jù)  鼹鼠(yǎn)   脐带(qí)   春华秋实(huá)

D.哞哞(mōu)  鬈发(quán)  虫豸(zhì)  一模一样(mú)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肃杀    打牙祭    诲人不倦    有例可缘

B.家醅    刹那间    浑浑沉沉    磨磨蹭蹭

C.撩逗    打寒战    廓然无累    言行相顾

D.慰籍    水芙蓉    绿草如茵    峥嵘岁月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地下森林,我们古老的地球生命吕新崛起的骄子,谢谢你的启迪。(骄子:骄傲的儿子。)

B.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矫:做作,不真实。

C.从草丛里跳出一只老鼠来,它一看苗头不对,知道出来得不是时候,便仓皇逃窜。(苗头:略微显露的趋势或情况。)

D.还有各处吃食,哪一个摊子的大饼最厚实,哪一家小店可以光买米饭不买菜。(厚实:又厚又密实。)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在他改变了观点,因为进化论无可置疑地揭示了人与猴子的亲缘关系

B.月亮渐渐升高了,竹影渐渐与地上摸着的木炭线相分离,现出参差不齐的样子来。

C.她到底是文墨小康之家出身,虽没上过学,却也熏陶得一身书香,舞文弄墨。

D.这个爱是热烈的、真诚的、洁白的、高尚的、如火如荼的、忘我的爱。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的一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台风连吹了两天两夜,附近的树全被吹断,房屋也倒坍了不少,只有那棵树_不动。

②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过过实地______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③__鲫鱼的囊胚胎细胞核取代鲫鱼卵细胞核后能得到克隆鱼,那么异种鱼换核能否得到新的杂种鱼呢?

④被斯文·赫定赞誉过的这片水域于20世纪70年代完全消失,罗布泊从此成为了令人______的地方。

A.伫立  实验  即使  恐怖  B.屹立  实验  既然  恐怖

C.伫立  实践  既然  恐惧  D.屹立  实践  即使  恐惧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聚焦“四风”开展自查,要在思想上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发现问题。

B.四个亚太国家的舰队在茫茫的大海上搜寻数月,依然一无所获。

C.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 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D.斯威夫特的讽刺包含某些人对人类社会的悲观见解,但在尖刻背后, 却藏着一种苦涩和热切。

7.下列句子的顺序排列准确的一项是

①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

②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

③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

④事实上,在火山活动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

⑤在这种情况下,它可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

A.③①⑤②④  B.②①⑤③④  C.③④①⑤②  D.④③①⑤②

8.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凡尔纳被公认为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他的小说构思巧妙、情节惊险。

B.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义相关、结构相应。

C.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而成的《战国策》,属于国别体史书。

D.沈从文既是历史文物研究家,又是现代作家,其著作《春酒》透露出浓浓的湘西风情。

9.下列生活中的语言表述,得体的一项是

A.在老师您对我的关心和指导下,我的新作已出版。今日登门拜访,送一本给您,敬请指教。

B.杜衡的妈妈从厨房探出头来,吩咐杜衡:“别玩游戏了。去,邀请你舅舅来家里一起进晚宴。”

C.我校初二(2)班在这次汉字书写大赛中胜出,获得班级优秀奖,在此向他们表示慰问和鼓励。

D.一辆公交车刚驶入站台停稳,司机就大声地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0.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首联写所望之景,春天降临了,都城却是乱草丛生,一幅破败不堪的模样。

B.颔联中,诗人通过花鸟来表达自己感时伤世之情,“感时”承上,“恨别”启下。

关键词:德阳 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

点此纠错或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