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中考试卷

2014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语文试卷(html,doc)

[电脑版] 未知

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925年11月7日于上海

16.文中第三只猫“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17.找出在全文结构上起关键作用的三个句子,并分别指出其作用。(3分)

 

 

18.联系上下文,赏析“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一句。(4分)

 

 

19.你认为文中的“三妹”是否是一个真正爱猫的人?请说明理由(4分)

 

 

四、文言文阅读(15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0.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1)屋舍俨然:    (2)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2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6分)

(1)欲穷其林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便要还家

(4)无论魏晋

(5)甘其食

(6)虽有兵甲,无所陈之

2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2)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23.甲乙两段文字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3分)

五、文化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0分)

24.背诵默写(每空1分,共5分)

(1)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2)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温庭筠《望江南》)

(3)王维的《终南别业》的颈联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____________。”(《咏雪》)

25.某市拟开展成语大会,目的是倡导汉字文化、民族文化,参与者不限年龄、不限职业。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20字以内。(2分)

26.书法。(3分)

(1)判断正误(请用√或×表示)。

王羲之,我国古代的杰出书法家,他的《兰亭集序》帖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1分)

(2)请用正楷字将下面句子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内。(2分)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六、作文(50分)

27.片段作文(10分)

补充完所给句子,以此为开头,写一段文字,以描写为主,150字左右。

路过,偶一抬头,______________

28.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请以“与__道别”为题,写作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1)请把题目补充完整。

(2)自定体裁,诗歌除外;

(3)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

说明:由于加点字、下划线、图表等文档格式在网页中无法完美展现,我们为你准备了精校完美doc/word文档,如有需要请点此下载


德阳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

第Ⅰ卷(共30分)

关键词:德阳 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

点此纠错或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