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中考试卷

2016 年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电脑版] 1609541375

2016 年兰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  文(A)

注意事项:

1. 全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考生必须将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等个人信息填(涂)写在答题卡上。

3.考生务必将答案直接填(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  育(yùn)    地(jiào)    叱风云(chà)

B.  杂(rǒng)   亮(chéng)   面面相(qù)

C. 招 (lái)    丽(qǐ)      相形见(zhuō)

D.  隐(cè)     挑(xìn)     气冲牛(dǒu)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

A.小草虽然是微不足道的角色,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所钦佩和赞颂 。

B.曹文轩的许多作品都会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一些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上 。

C.他们两人的爱好、处事方法迥然不同。谁也没法了解谁,谁也没法改变谁 。

D.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盘古,只是众神之一,影响不大,从未享受过顶礼膜拜的待遇。

3.下面两个语段都出自杨绛的散文《老王》,根据语境,在(甲) ,(乙) ,两处填写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语段一: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婆婆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甲)老王蹬着他那辆三轮车进大院去。( 画线语的大院,  里面几间败小屋句是对“我们夫妇”在“荒僻的小胡同”看到的两个场景的描述。)

语段二:我谢了他的好香曲,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 :“我

不 是 要 钱 ·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乙)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 画线语句 是从说一“我, 知道老王不要钱” 转换到说“老王来了,我就不用捎钱 了 ” 。)

A.(甲) 破折 号    (乙) 破 折 号   B. (甲)     分 号(乙) 句 号

C.(甲) 破折 号    (乙 ) 句 号     D. (甲)     分号   (乙) 破 折 号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 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条件 。

B. 记者探访多家药店发现,部分药品价格上调 ,大多数药品价格保持稳定 。

C. 敦煌市承办首届丝路文賻会的各个展馆都在改善建设及改造的进度。

D. 吉利公司推出的首款电动车"知豆 DI"初步定价大约在 4 至6 万元左右。

5.结合《童年》一书的阅读,回答问题。(3 分)

我又撤到外祖父那里.

怎么啦,小强盗?他用手敲着桌子,迎面对我说现在我不养你了,让外祖母齐你吧!"

“让我养我就养,”外祖母说,“你以为这是个什么了不起的难题吗?”

“那你就养好了!”外祖父大叫一声,但是马上又安静下来,对我解释道:“我和她完全各过各的了,如今我们样样都是分开的……”

文中的“我”是谁?“我”为什么“又搬到外祖父那里”了?外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

6.综合性学习(8 分)

某班开展“走近兰州太平鼓”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阅读为专题板报准备的三则材料,概括材料的主要信息 3 分)

【材料一】相传,明朝大将徐达西征,九攻兰州城不下,使制造了 3 尺长鼓,内藏兵器,趁正月十五闹元宵之际,让军士扮作“社火”队员入城内,一举破城,赢得太平。从此,百姓年年擂鼓闹喜,祈求太平,并把所擂之鼓称为"太平鼓"。

【材料二】兰州太平鼓舞是群舞,表演时,众多鼓手前纵后跃,左旋右转,时而跳打、时而举打,起落有序,配合默契,犹如万马奔腾。鼓、钹、锣齐响,如春雷滚滚,声声震天。

【材料三】在兰州本地的社火活动中,人们常常看到,太平鼓的鼓手走到哪里,鼓声和掌声就跟到哪里。“打得好”“真带劲”的赞扬声和“再来一次”的呐喊声此起被伏。更有外地来的游客感慨:“这场面,这气势,太震撼了,相机拍不出来,下次带家人一起来看!”

___________  

(2)下面是“兰州太平鼓”问卷调查表的内容,请用一句话表述你读到的信息。(2 分)

 

年龄段

 

12-29 岁(100 人)

 

30-45 岁(100 人)

 

45 岁以上(100 人)

 

了解太平鼓的人数比

 

23%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