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白银市初中毕业、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电脑版] 佚名
白银市2017年初中毕业、高中招生考试
语文试卷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选择你喜欢的两幅作品,把正文内容用简化楷书写在田字格内。(3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9分)
沧桑数千载,磨练百代人。中国书法用它那___的甲骨文、沉雄的篆书、典雅的隶书,
___的楷书、___的行书、___的草书,陶治了东方,熏陶了世界,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为炎黄子孙赢得荣光,它是华夏文化的瑰宝,世界艺术的奇葩。
华语网说明:网页文档无法完美展现word文档中的加点字、下划线、图片、表格等内容,如果你需要完整doc试卷及答案,欢迎点此下载。
学习中国书法,就要揣摩那纵横万象的点画,推敲那千恣百态的结构,探索那疏密相称的布局,体会那提按顿挫的律动,避登那揖让开合的神思,迷恋那诗词曲赋的意韵——让音乐的节奏、舞蹈的造型、数学的比例、力学的原理、平面的构成……都造化在一起,交相辉应,灵光四射,那该是何等动人的画面啊!
(节选自《少儿书法艺术自修汇编》)
(1)依次给文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huái bǎ cuō yùn
B.guī pā cuò yùn
C.huái pā cùo yòng
D.guī ba cūo yòng
(2)文中画线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
A.沧桑 陶治 灵光四射
B.陶治 揣摩 交相辉应
C.揣摩 膜拜 诗词曲赋
D.膜拜 造型 千恣百态
(3)在文中空白处依次填上正确的修饰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潇洒 狂飞 古朴 端庄
B.古朴 狂飞 端庄 潇洒
C.狂飞 潇洒 端庄 古朴
D.古朴 端庄 潇洒 狂飞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据新华社道,缅北地区发生军事冲突,已有至少2万余缅甸籍边民涌人中方境内临时避战。
B我们不能把课堂上的认真听讲、合作交流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品德好坏的标准。
C.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鉴别的能力。
D.华亭县关山莲花台风景区成为我省继崆峒山、麦积山、敦煌鸣沙山风景区后第四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4.下列句子描述的分别是名著中的哪个人物?(4分)
(1)她出身卑微,相貌平平,小时候被舅妈嫌弃,被表哥毒打,但她自尊、自立、自强,后来建了桑菲尔德庄园,最终和罗切斯特结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2)他原是上界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几尘,后来成为唐僧的弟子,与孙悟空一起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最后被封为净坛使者。
(3)他豪爽直率,嫉恶如仇,却也粗中有细。他三拳打死镇关西,救了金翠莲父女,为躲避官司,出家当了和尚,后与杨志占领二龙山。
(4)他坚毅勇敢,充满生活热情。他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28年,在“星期五”的帮助下,最终克服困难,创造出了精彩的人生。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
5.支付宝是一种网上支付工具,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下图所示的支付宝交易流程。(4分)
6.古诗文默写(共7分,每空1分)
(1) _______,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2)绿树村边合,________。 (孟浩然《过故人庄》)
(3)__________,西北望,____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会当凌绝顶,________。(杜甫《望岳》)
(5)《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20分)
华语网说明:网页文档无法完美展现word文档中的加点字、下划线、图片、表格等内容,如果你需要完整doc试卷及答案,欢迎点此下载。
7.“我”为什么要偷漂亮女同事的书?(4分)
8.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中的问题。(6分)
(1)【A】处:我感觉有目光像舞台上的追光灯一样向我聚拢过来,我低下头试图躲开它。
(本句运用了什幺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
(2)【B】处:我的心里,涌上了酸酸甜甜的味道。(“酸酸甜甜”一词写出了“我”怎样的
心理?)
9.第⑩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3分)
10.第16段说“我的心里蓦地跳出了一条鱼,在夏日的岸上左冲右突地扑棱。这份不安的心绪
让我彻夜难眠”,“我”为什么会感到不安?(2分)
11.这篇小说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你怎么看这种现象?(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15分)华语网说明:网页文档无法完美展现word文档中的加点字、下划线、图片、表格等内容,如果你需要完整doc试卷及答案,欢迎点此下载。
1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3.第②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4.第④段中画线的两个问句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3分)
15.请为本文中心论点再补充一个事实论据。(3分)
16.“借”是门大学问。结合选文及下列材料,说说你对“善借”二字的理解。(4分)
【材料一】张先生急于用钱,向地下钱庄借了高利贷,结果落入对方陷阱,差点就家破人亡。
关键词:白银 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
相关文章
点此纠错或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