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中考试卷

2022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备有doc)

[电脑版]

2022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7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3.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一 部 分 (1~4题 20分)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最北端,这里的百万亩林海堪称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阻挡着南侵的风沙,是护卫京津的生态屏障。这里是“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春天,群山抹绿,雪映杜鹃;夏天,百花烂漫,林海滴翠;秋天,赤橙黄绿,层林尽染;冬天,白雪皑皑,___________。三代育林人的青春与汗水抹去了(huāng mò)与森林之间不可逾越的距离。塞罕坝是一座书写人力奇迹的丰碑,镌刻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密码。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2分)

①(huāng mò)_________②逾越_________

华语网说明:网页文档无法完美展现doc试卷内容及格式,如果你需要二次校对过的doc试卷,请点此下载

(2)在上面文段横线空缺处,填入一个符合语境的四字词语。(l分)

2.阅读下而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每空1分,共5分)

【甲】“蒹葭苍苍,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_________。”所写的是一些事物、一种情境,而所表现的却是一种情致。

【乙】李白的诗里有一种豪迈之气。他偏好那些宏大的、壮观的物象,如大鹏、沧海、长风、雪山等,构成了雄奇壮伟的诗歌意象。

【丙】雨中登香山,水秀山青,除了密林深处间或有小鸟调啾声外,几乎是万籁俱寂。此时此地我心中溢满了诗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实不足为外人道也。

(1)请在甲段文字空缺处填上相应的诗句。

(2)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可以使我们联想到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句子可以让我们联想到课文中陶渊明的名篇《_________》

3.鲁迅先生是修改文章的典范。比较下面的原稿和改定稿,谈谈这些修改好在哪里。(每小题3分,共6分) 题号 原稿 改定稿 出处 (1) 在我一生之中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奖励的一个 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藤野先生》 (2)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采腊梅花……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 《从百草无到三味书屋  4.对联是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你所在的班级开展“寻找最美对联”的语文实践活动,一位同学抄录了一副对联:风调雨顺年年丰稔,国泰民安岁岁祥和。请你帮助同学解决下列问题。(共6分)

(1)班里有同学不认识上联中的“稔”字,你使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查到这个字读“rěn”。

(2)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查到了“稔”字有三个义项,你认为该字在这副对联中的意思是(2分)(    )

A.庄稼成熟    B.年     C.熟悉

(3)该同学在抄录这副对联时,没有抄录横批。结合对联内容,如果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选取一个四字词语作为这副对联的横批,你认为最恰当的是_____(2分)

第  二  部  分 (5~22题5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5-6题。(5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新制布裘

白居易

桂①布白似雪,吴②绵软于云。布重绵且厚,为裘有馀③温。

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

中夕④忽有念,抚裘起逡巡⑤。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⑥。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注释】①桂:地名。②吴:地名。③馀:同“余”。④中夕:半夜。⑤逡巡:迟疑徘徊,欲行又止。⑥垠:边际。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因_________一事,产生联想,表达内心的愿望;《新制布裘》中,白居易因新制布裘这件事,产生联想,表达自己的愿望。(2分)

6.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这两首诗中作者的境况不同,但抒发的情感有相同之处.都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的情怀。(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7—10题。(13分)

【甲】苟堪励志勤读,自能循序渐进。惟单读时文①,无裨实益,宜加以看书功夫。凡经史子集,皆宜涉猎,但须看全一种,再易他种,切不可东抓西拉,任意翻阅,徒耗光阴,毫无一得。阅书时见有切②于实用之句,宜随手摘录,若能分门别类,积成巨册,则作文时,可作材料,利益无穷也。

【乙】读书宜勤恳勿懈,看书宜细心有恒。观看《史记》,颇切实用,每日规定看十页,必须自首至尾,逐句看下。有紧要处,摘录读书日记簿;有费解③处,另纸摘出,求解于先生。今后若能看完《史记》,明年更换他书,惟无益之小说与弹词④,不宜寓目⑤。观之非徒无益,并有害处也。

(均节选自《郑板桥家书·潍县署中谕麟儿⑥》)

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释】①时文:时下流行的文体,多指科举应试之文。②切:切合。③费解:不好理解。④弹词:一种把故事编成韵语,有白有曲,以弦索乐器伴唱的说唱文学。⑤寓目:过目,观看。⑥这是郑板桥在潍县官署中写给儿子的家书。谕,告诉,使人知道。麟儿,郑板桥之子。

关键词:河北 2022中考语文试题

点此纠错或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