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 > 写作指导

中考作文《布谷,布谷,不如归去》评点:和李白交流,处困顿之时不如归去

[电脑版] 1216584714

中考作文《布谷,布谷,不如归去》评点:与颜回对话,和苏轼、李白交流,处困顿之时不如归去。  

扬州中考优秀作文《布谷,布谷,不如归去》

漫漫长夜,闲来无事,随手拿起了《论语》。

看着,看着,便翻到“述而”这一篇,其中有几个黑字是格外的显眼,“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实在理解不来的我渐入梦香。

(长夜读书,两句话不明,引起下文,引起读者思考到底该如何理解呢?开篇成熟自然。)

梦里,我躺在乡间小道上熟睡,间或一只小布谷停在我脸上叽叽喳喳吵个不停,我实在忍受不住,便和它搭起话来了。小布谷鸟问我说:“你刚才不是有一句话不会理解吗?”我自然惊讶万分,而后,还是恭敬地请教道:“那么您有什么高招能让我理解那句‘用之则行,舍之藏’呢?”突然小布谷鸟张开了它的翅膀,让我坐上去,我们飞上了天。

(小布谷鸟在“我”梦中出现,要帮“我”解决这个疑问,使文章有了神话色彩,更加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我们穿过云层,飞过丛林,来到了一条陋巷。小布谷指着一破竹屋说:“这里面有个书生,不愿当官,但还是坚守着自己的志向,回到老家继续认真研究学问。”怀着好奇的心里,我走进了竹屋,里面一个书生正执卷在手,细细品读。“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不正是弟孔子七十二贤士之一颜回吗?颜回见到有人来了,上前对我作了个揖。便请我坐下,据我所知颜回可是一个才高八斗,富过五车的贤人呀!为何委屈自己找这么个地方活受罪。带着满脑的疑问我问了颜回这个问题。

(看到颜回在破竹屋里读书,于是向颜回请教。)

颜回语重心长的回答说:“我的老师说过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点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我不想在一个没有仁仪、仁术的国家里面从政,因为我有我自己的准则,邦无道则隐,舍之则藏,政局乱的朝廷不是我的归宿,我真正在家就是这里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乐亦在其中也!

(颜回结合自己的经历说出了自己的体会,这一体会道出两句话的真义。)

我们告别了颜回,重新飞上天空,布谷鸟问我:“这位同学你现在理解‘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了吧?”我点了点头说:“这大概和我们语文课上所讲的‘穷则独善其身’是一个道理吧。”布谷鸟听后也点了点头。

(用布谷鸟和“我”的对话再次加深了对那两句话的理解。)

一路上,我们又看到了黯然神伤的苏子,抑郁不得志的李白。我想苏子可能是因为“乌台诗寨”的牵连遭而悲伤吧,而李白可能是因为看透了那个腐朽社会的全貌吧。

(联系苏轼、李白,分析他们神伤的原因。)

所以我想对苏子、李白、辛弃疾等一并说了,学习颜回、陶渊明吧。“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引壶觞以自酌,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吧!

(用这两句话来劝诫苏轼等学习颜回、陶渊明“舍之则藏”。使这两句话有了更现实的意义。)

诚然是,舍之则藏,哼着小调“布谷,布谷,不如归去。”

是的,他们曾经像一只滞留的风筝,任他人摆布,而今天他们将永远做一只“归园田居”的布谷鸟。

(最后总结全文,希望每一个处于困顿之时都能做一个归园田居的布谷鸟。点明了主题。)

点评:一、本文通过小布谷鸟带“我”去请教颜回,明白了“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含义,并联系苏轼、李白等的事例深入解释了这两句话的现实意义,启发人们当处于困顿之时就应舍之则藏。二、具有神话色彩,使文章所阐述的意义更加通俗易懂,易于读者接受。三、能将道理和苏轼等人的事例结合起来,使读者能够深入理解。四、最后能再次回到现实中来,与开头照应,会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关键词:中考作文评点 颜回 苏轼 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