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作文,真实吗
[电脑版] liangbahuo0516
学生的作文,真实吗
现在的学生谈作文而色变,以至于到了“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 口头禅)的地步。
不是不愿意写,而是缺少可以下笔的材料。所以,才会一个版本的故事改编又改编,翻版又翻版,重复地写。从小学写到初中,再带到高中……
记得有一年中考,作文题目为《母爱》,原以为学生应是会有许多鲜活的材料,和真实的情感好写的,孰料批阅结果却令阅卷老师大为震惊。原来,大多数学生都是以“不病不爱,不离不爱,不死不爱”为题材,极尽虚饰和雷同。最严重的,甚至一个考场各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从小生过重病,或父母离异,或母亲过世。如此,不得不让人忧心,现在的孩子怎么了?他们为何能如此疯狂地“造假”,糟蹋自己的童真、童趣,却又不以为然,不以为耻呢?!
又曾听过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条鳝鱼,已经被放到油锅里炸了。厨师惊讶地发现此鳝鱼显得与别的鳝鱼不同,它努力地躬起身子,好象要保护肚子里的什么东西。厨师纳闷,取出鳝鱼,用刀剖开,发现鳝鱼肚子里有一条小鳝鱼……
人们似乎很喜欢这样的故事。
鲁迅有“拿来主义”,按照这样的理论,看到如此新鲜的材料,作为学生,当然可以不假思索地采用。
可是,对于这个故事,我们推敲了吗?
不妨来质疑一下。
疑点㈠——谁会把活的鳝鱼直接放到油锅里炸呢?
疑点㈡——活的鳝鱼被放到油锅里炸而不躬起身子的,怎么可能呢?
疑点㈢——鳝鱼的肚子里竟然有一条小鳝鱼?!是忘了鳝鱼为卵生鱼类呢,还是为了矫情为了假的崇高而故意这样说呢?!
天哪!如此经不起推敲的故事,竟然被当成了催发我们眼泪的利器。
偶尔有的孩子周末在家写随笔,会从网上荡一篇下来,署上自己的名字,交给老师。真不知道这是人类科技的进步,还是教育文明的倒退呢?
以我手写我心。人的真情实感,真的就那么难以表达吗?
由此,身为语文教师,联系到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聆听自然,体验社会的意识,便显得尤为重要了。尤其重要的,是塑造和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和真实的性情,从而学会感恩,滋养情感,努力做一个感情成熟,宅心仁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