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作文 > 写作 > 中考作文

中考作文《关于祖孙之爱》评点:一首童谣凝聚着祖孙之情。

[电脑版] 1216584714

中考作文《关于祖孙之爱》评点:一首童谣凝聚着祖孙之情。

2012佛山中考满分作文:关于祖孙之爱

“月光光,照地堂……”隔壁传来熟悉的童谣,在房中回响。这首温柔的歌在此时却不断撞击着我的心腔,也如一根无形的棍棒,搅拨着我的思绪、我的记忆。

(用爷爷经常念起童谣来开头,极强地调动起了读者内心的情感共鸣,也表达出了祖孙之间的情感。同时这首童谣引起“我”的记忆,引起下文。)

幽静的夏夜,一个扎着小辫的女孩坐在一个面容慈祥的老人怀里,望着不远处树丛里透出的星星点点、如星光般微微闪烁的萤光。爷爷低沉、略带沙哑的嗓音仿佛是一只猫爪,不断抚摸我跳跃的心。“月光光,照地堂……”爷爷一手摇着大蒲扇,一手抚着我额前的碎发,剔去了我心中的燥热。同时,他也正陶醉地轻轻吟唱这首古老的童谣。

(夏夜丛林的萤光渲染了幽静的气氛,爷爷摇着蒲扇,温柔的抚摸着“我”,给“我”吟唱着这首童谣。这是一幅温馨美好的画面,这一画面足以表达祖孙之间的亲密情感。)

夏夜、萤光、蒲扇,以及如丝线般的童谣,串起了我美好的童年。

(用几个名词归结美好的童年,简练,引人想象。)

可我逐渐长大,身边被空调、风扇所包围,再也不愿去门口享受夏夜的凉风。爷爷却一如既往,安然坐在门口的石阶上,摇着、摇着那把掉了线的蒲扇。我也很少与爷爷聊天,听他唱歌了。

(长大的“我”不再愿意享受夏夜的凉风,便描写了爷爷一人在台阶上摇蒲扇,表现出了爷爷的孤寂与落寞,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为“我”的长大。这一情境与上文对比,突出爷爷的伤感。)

一天,我从学校接到了一个来自家的噩耗。当我赶到医院时,发现那个曾经让我骑在他脖子上玩耍的老人,此刻竟躺在洁白的床上,靠床边的营养液维持生命。病房里挤满了亲友,他们注视着我走向他。

(爷爷即将病逝。)

他的头发仿佛是快要凋零的芦花,在风中柔弱地摇晃。他用他浑浊的眼注视着我,用他干瘦的手抓着我,眼中闪着希望的光芒。我俯下身,听到他艰难地吐出几个模糊的音节。我强忍住心中的悲痛,轻轻唱出那曾经的童谣。我紧抓着他的手,却发现一滴晶莹的泪滴落在他干瘦的手上。我小声地唱着,怕惊扰了他,也害怕四周射来的目光。

(生动细腻地描写了爷爷的外貌、神态、语言,表现出了爷爷对“我”的希望与爱。而“我”小声的哼唱圆了爷爷的心愿。这一歌谣就凝聚着爷爷对“我”所有的爱。)

最后,他在歌声中闭上了眼,带着笑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一神态突出了爷爷的满足。)

我的泪禁不住,仿佛决堤般,汹涌而出。

(这时“我”的情感也达到了高潮,其中有感激有爱也有愧疚与依恋。)

我想,若是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大声地歌唱,歌唱出我从心底的最深处埋藏了对他的爱。那首歌,不仅是从口中唱出,也是从心底发出的,如月光般倾泻在我身上的、浓浓的爱。那爱,也如那首古老的歌,不因岁月流逝而被遗忘,反而越有韵味。

(表达了自己的心愿,突出对爷爷的怀念。)

“月光光,照地堂……”我在泪光中轻轻哼唱这首动人的歌。

(首尾呼应,在歌声中开头在歌声中结尾,突出主题,含蓄的表达了内心复杂的情感。)

点评:一、本文感情真挚,真挚来源于祖孙唱的那首童谣。童年的一个夏夜,爷爷温柔地给“我”轻唱着这首童谣,让我们真切的感受了祖孙之爱。长大后,“我”与爷爷疏远了,不再听他唱童谣了,爷爷非常失落、孤寂与伤感。而在爷爷逝世时,爷爷唯一的心愿就是再唱一唱这首童谣。因此童谣凝聚了祖孙之间所有的情感。真挚还来自于细腻的描写,不论是夏夜唱歌还是医院里爷爷的神态、动作,无不在字里行间充溢着真情。二、全文结构小巧精致。三幅画面构成本文的主体可谓精当,首尾照应可谓严谨。结尾儿歌让人回味无穷,感慨不尽。三、题目不尽人意,太大太宽泛。

关键词:中考作文评点 童谣 祖孙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