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杭州中考《写给高中老师的一封信》优秀作文4则
[电脑版] 佚名
【作文原题】
2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40分)
你即将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希望参加新学校的社团活动,使自己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假如学校已有你感兴趣的社团,就申请加入;假如学校目前还没有符合你兴趣特长的社团,就申请创建一个新社团。
请从上面申请的内容中任选一项,给新学校负责社团工作的张老师写封信。可以讲述有关你某项爱好或技能的故事;也可以陈述你申请的理由和相关设想,
要求:(1)统一署名“杭晓舟”,时间“6月26日”:(2)600——800字;(3)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华语网说明:如果你需要杭州中考语文doc文档,请点此下载。
【优秀范文】
【范文一】写给高中老师的一封信
尊敬的陈老师:
您好!
我是复兴中学初167班的语文课代表,叫杭晓舟。今天,我怀着一份紧张而又激动的心情,向您倾诉一份久积心头的愿望。
陈老师,我虽然还没有进入贵校就读,但我便时常从各种报纸、杂志上读到学兄学姐们的习作,从那时起,“龙洲文学社”这个名字在我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一个文学梦也悄然在我心头萌生。进入学校后,我将有更多的机会接近和了解文学社。看,阅览室里,文学社员在知识海洋中遨游;演讲台上,社员们意气风发,挥斥方遒;颁奖台上,社员们脸上更有一份自信与骄傲,所有这些,我被深深地吸引了。
从小学开始,我就热爱读书,也常常被书中的人物与情节打动。哈姆莱特的英勇无畏让我浮想万千,罗密欧与朱丽叶那至死不渝的爱情令我好一段时间伤心不已,忠诚的革命战士保尔·柯察金那不屈不挠、坚持到最后一刻的形象更使我终生难忘。每每朗诵起“人,最宝贵的是生命”那一段话语时,心中仿佛注入一股刚强的力量。
是的,是书给我乐趣,是书给我力量,是书丰富我的生活。我也尝试着用笔来记录、来描绘自己的生活,这些年,我写十多本厚厚的日记。在小学组织的作文竞赛中我三次获得一等奖,在全市中小学生征文活动中,我写作的《明天会更好》获得二等奖。遗憾的是,我的作文还从来没有在报刊上发表过。这也是我给您写上这封自荐信的原因之一。我知道,文学社面向全校新生招收的社员很少,但我希望您能给我机会,给我信心,给我力量!
此致
敬礼
申请人:杭晓舟
2020年6月26日
【范文二】写给高中老师的一封信
您好!
我是复兴中学2122班的杭晓舟,非常感谢能抽出宝贵的工作时间来看我这份创建心理社社团申请书。我们成立社团的初衷以及缘由有如下几点:
一、心理社面向全校同学,从初中到高中的不断学习过程中,作为一名学生,我们承受着来自各个方面的积极或消极的心理压力,避免不了需要发泄、以及找人倾听。在这个过程当中,有的人选择了积极地做法,比如倾诉。但有不少同学,由于没有及时宣泄,选择了消极想法,例如:不自信等等而导致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所以我们成立心理社理由之一是:帮助同学们以及社员正常解缓生活。学习之中的压力。
二、正值青春期的我们,常常会出现叛逆的现象。与父母产生争执,与同学发生争吵,与老师出现误会。成为了我们青春期生活是中貌似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我们自己往往会因为一小句话。一个动作,而弄得心理郁闷。焦躁,产生抵触情绪。将自己与父母。同学以及老师的关系闹僵,这样不利于在校园的交流生活,也不利于我们心里的健康发展。甚至有些同学将自己内心封闭,开始变得自闭,造成了心理上各方面的阻碍,这样往往是不好的,所以我们心理社成立的另一个目的是:加强亲子、师生、同学间的交流,学会换位思考,加强沟通,培养同学们的美好情操。三、我们将会承诺在社团活动期间,我们将会开展和心理方面有关的一系列活。如:编排心理短剧、心理测试、心理报刊、制作校园展框并在校园网站开展与学生、家长、老师之间的互动。与同学们一起探讨心理问题并开导同学,营造良好的心理咨询室环境,使同学们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与同学们达到更好的交流目的。
特此,我诚恳希望学校能给我们心理社一次机会,让我们心理社正式成立,让同学们享受我们心理社温馨的氛围,拥有一个健康向上的身心。
此致
敬礼
申请人:杭晓舟
2020年6月26日
【范文三】写给高中老师的一封信
老师:
您好!此次来信是想要自荐参加我校的书法社团。
一个月前,我们都因为疫情而被困在家中,无聊至极,我亦是如此。不得不一件件回想之前打发时间的法子,却骤然发觉,书法始终是我无法放下的一点执念。
未完成的念想,是那块绝世的清净之地,和入红尘后念念不忘的书道。
开始学书,是源于自己的名字。三个简单的字,却如何也学不会写,母亲于是终于长叹一声,带我来到书馆,本因年龄太小,要学铅笔。但第一眼见到的、那个瘦高慈笑着的师父却摸着我的头和母亲说:“这孩子想学,有天赋,直接学软笔吧。”于是在我的童年里留下了一些不可磨没的清净的回忆:清净地叫泥山书馆,清净人是要叫师父的仙人。
五岁习书,一眨眼不过七年岁月。时间,却有意要停止在这个节点——在入了新学校之后,我离开了书馆。想来颇有伤怀之意。
重拾笔墨,心境大为不同。随手翻开,是欧阳询的《九成宫》。慢慢的研墨,慢慢地平铺开一张毛边纸,拿起毛笔,压腕,提腕,一套动作行云流水,干净有力。笔尖在一瞬间铺展开来,又马上重聚成一簇,在纸上留下了一道苍劲挺拔的横画。
骤然间,又回想起师父的话,“学书,学的也是人。中锋不力,人亦不立。”是多少次修改,重塑,领悟,才能最终积累成如今下笔及力的功夫?从前师父总说我的书法太“油”,他言书法,一笔一划,皆是水到渠成,功夫所成,并非浮于表面的模仿。如今想来,为何从古至今都说书法静心,大抵是悟书即是悟人,在这过程中,唯有静心才能去到那清净之地吧。
闲暇之余,慢慢翻阅这七年来所临的大家之帖,从最初的细长正气的欧体,独占风骚的柳体,大气磅礴的颜体,到后来古朴凝重的小篆,撇捺舒展的隶书,行云流水的行书……每一种字体,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精华,而更是少年成长的心路历程,是从学会如何正气做人,到最后舒张个性,翩翩君子之风显露无疑。书法,是中华少年儿的铮铮铁骨,深入骨髓,又怎么会忘了当初横竖的意义,撇捺的道理?
相关文章
点此纠错或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