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作文 > 写作 > 中考作文

2022-2006杭州中考语文试题分类题集(作文)

[电脑版] 佚名

2022-2006杭州中考语文试题分类题集(作文)

1.(2022年杭州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40分)

初中阶段,我们学习过“采访”的相关知识。请以“采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说明:本组资源《杭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分类题集》网页版内容及格式不完整,为方便本站会员使用,我们还准备了二次校对过的完整doc格式文档,如有需要请点此下载(下载页共有18份分类试题)。

你可以叙述某次采访的经历,可以想象采访某个人的情景,也可以谈谈你希望采访某个人的理由。采访对象可以是现实生活中你熟悉或陌生的人,也可以是历史人物或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可以是英雄人物,也可以是平凡的人……

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自定(诗歌除外);(2)字数600-800字;(3)不得抄袭、套作;(4)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2.(2021年杭州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40分)

“这次考试我要超常发挥!”

“能正常发挥,就很不错!”

其实不只是考试,生活中很多事情,如跑步、画画,比赛、表演等,人们都希望能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对此,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可讲述经历或见闻,可发表见解,也可进行文学创作。

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自定(诗歌除外);(2)字数600-800;(3)不得抄袭、套作;(4)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3.(2020年杭州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40分)

你即将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希望参加新学校的社团活动,使自己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假如学校已有你感兴趣的社团,就申请加入;假如学校目前还没有符合你兴趣特长的社团,就申请创建一个新社团。

请从上面申请的内容中任选一项,给新学校负责社团工作的张老师写封信。可以讲述有关你某项爱好或技能的故事;也可以陈述你申请的理由和相关设想,

要求:(1)统一署名“杭晓舟”,时间“6月26日”:(2)600——800字;(3)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4.(2019年杭州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你总是渴望得到同学的肯定,我觉得,你首先得肯定自己。”

“每个人都希望被肯定,被人肯定增强信心;换位思考,我们也要学会肯定别人。”

“关键是这种肯定必须是真诚的,因此应留心发现他人的闪光点。”

这几个同学的谈话,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600至800字的文章,可以叙写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可以发挥想象,创作故事;也可以对这个话题发表见解。

要求:1.题目自拟,问题自选(除诗歌外);2.不得抄袭、套作3.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5.(2018年杭州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说“麻烦你了”“给您添麻烦了”。可能是打扰了人家,这样说是表达歉意;或许是得到了他人的关照和帮助,这样说是出于礼貌,表示谢意。

人与人交往中,看似简单地说了一句话,其实隐含着为人处世的道理。你是否有麻烦别人或别人麻烦你的经历?讲述你的故事或见闻,分享你的感悟,写一篇600至8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②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抄袭、套作。

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6.(2017年杭州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本来我可以放弃,却咬牙坚持了下来;本来我可以沉默,却勇敢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本来我可以争取,却因犹豫而错过;本来我可以面对,却因胆怯而逃避……”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类似的经历,也许,这就是成长过程中的喜悦与烦恼。

请以“本来我可以      ”为题,写一篇600字到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7.(2016年杭州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每天上学前,爸爸总是为我整理书包,剥好鸡蛋。晚上洗完澡,妈妈就在喊:“衣服、袜子都放着,我替你收拾,快去写作业。”我跟他们说了很多次,我自己来;他们却说,你学习重要,其他的事情我们替你做。想起小时候,妈妈给我穿衣,我头儿一摇“自己来”;爸爸给我穿鞋,我小手一摆“自己来”。至今还记得,爸爸妈妈听了开心笑的样子……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③不得抄袭、套作。

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8.(2015年杭州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著名学者金克木,年轻时曾是大学图书管理员。一次,他偶然看到某位大学者的一份借书单,心想,大学者都要阅读的书,一定很有价值。于是,他一有时间就找来书单上的书阅读。渐渐地,他读的书越来越多,眼界越来越广阔。学问越来越深厚。只有小学学历的他,最后成为在文学、历史、翻译等诸多方面卓有成就的学者。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 600字至 800字的文章。

【注意】

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3.不得抄袭、套作。

4.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9.(2014年杭州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中国气象视频网“@中国气象”发了一条微博,用气象学解读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也是一个气象圈,有晴有阴,有风有雨,有暖流也有寒流。而每个人的气象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你把自己变成南极冰川,别人回报你严寒;你把自己变成副热带高压,别人回报你炎热。所以,多给人家温湿气流,人家也会回报你充沛的降雨、暖和的天气。

关键词:杭州中考 杭州

点此纠错或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