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言专题 > 诗词欣赏

潘牥《南乡子·题南剑州妓馆》原词、注释、翻译与赏析

[电脑版] 佚名

潘牥《南乡子·题南剑州妓馆》原词、注释、翻译与赏析

南乡子·题南剑州①妓馆

潘牥

生怕倚阑干②,阁下溪声阁③外山。惟有旧时山共水④,依然,暮雨朝云⑤去不还。

应是蹑飞鸾⑥,月下时时整佩环。月又渐低霜又下,更阑⑦,折得梅花独自看⑧。

注释】:

①南剑州:福建南平。②阑干:栏杆。③阁:楼阁。④山共水:指山和水。⑤暮雨朝云:用宋玉《高唐赋序》中巫山神女幽会事。此处系作者怀念自己的旧情人。

⑥蹑飞鸾:乘坐飞鸾。⑦更阑:指天快亮了。⑧折得梅花独自看:化用姜夔《疏影》词:“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翻译】:

我最害怕的事情就是登楼凭栏远眺了,害怕听到亭阁下小溪潺潺的流水声,还害怕看到亭阁外绵延起伏的青山。小溪和青山没有变化,依然如故,但我所思念的美人却一去不返,杳无音信了。我有种预感,觉得她会在某日乘坐飞鸾来和我相见,又仿佛听到了她在月下不时地整理佩环的声音。月亮又渐渐沉下去了,寒霜再次铺满大地。漫漫长夜将尽,我折下一枝梅花。一个人呆呆地看着它。

赏析】:

端平二年(1235)登进士第名列第三的潘牥,做过太学正、潭州通判等官,不幸于43岁的盛年溘然长逝。这位福建才子擅长诗词,也贪恋风月,这首词无疑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词人当年定然较长时间地游冶于这家南剑州妓馆。今朝旧地重来,物是人非,自然不免触目伤怀,于是情不自禁地提笔在那粉墙上题写了这样的诗篇。

“生怕倚阑干”,劈头一句开门见山就把词人来到此间的心情披露纸面。为何“怕倚阑干”?当然是因为当年在这楼阁上、栏杆旁经历过许许多多难以忘怀的赏心乐事。而今,楼阁还在,栏杆还在,可那些明眸皓齿、莺声燕姿却梦一般风流云散了,时间的流水、岁月的风尘不知将她们飘向哪里?在此情此景下,词人怎能不“生怕倚阑干”呢?

“阁下溪声阁外山”是词人此刻倚凭时的所见,溪声与山色勾勒出一个诗的境界,词人在凝视这山色、倾听这溪水时,脑中萦绕的是对昔日繁华的憧憬和回忆。“惟有旧时山共水,依然”是在梦一般的记忆甦醒时,对眼前景物的感叹,这“山共水”的不变更反衬出人事变迁的可悲,因此“朝云暮雨去不还”就成为往事的一个指向明确的象征,它不仅包括情爱和粉黛的倩影,而且包括青春、燃烧的激情和心灵的火焰……

下片是对远逝的倩影的遐想和带有梦幻色彩的猜度:当年仙子般神采飘逸的她定然是乘鸾远去了,此刻在这明月如霜的静夜,她可是在团?的圆月下对镜夜妆,整饰她腰间的玉佩、耳边的金环。她可曾想起当年在这楼阁上与她共度良宵的他吗?而今朝凭栏瞩望那永远逝去了的倩影的他,已待得月落西沉,早霜又下,还迟迟不肯离去。在夜阑更深之际,他折来一枝梅花。独自睇赏。这梅花莫不是她留下的影子吗?那样冷艳,那样莹洁,那样让他心醉向往。

关键词:潘牥 南乡子

点此纠错或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