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选段、注释与翻译
[电脑版]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选段、注释与翻译
说明:本文选自《左传》,你可以点此在线阅读《春秋左氏传注疏卷》中本部分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狄人伐廧咎如①,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鯈、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处狄十二年而行。
晋公子重耳遭难的时候,晋献公派人去蒲城攻打他。蒲城内的人们都要抵抗,重耳不允许,他说:“我是依靠君父的任命享受他的养生的俸禄,才得到了一批人。有了一批人后去跟他较量,罪恶莫大于这个了。我出逃就行了。”于是逃奔到狄人那里去了。跟随他的人有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狄人曾征伐廧咎如部落,俘获了部落首领的两个女儿叔隗、季隗,狄人把他们送给重耳。重耳娶了季隗,生了伯鯈、叔刘,把叔隗送给赵衰做妻子,生了赵盾。他们将要到齐国,重耳对季隗说:“你在这等待我二十五年,我要不来你就改嫁。”季隗回答说:“我再过二十五年,像这样再嫁,那就进入棺木中了,我就等你吧。”重耳在狄人那里生活了十二年以后才走。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②,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
他路过卫国,卫文公不礼遇他。他从卫国的五鹿东出,向村野里的人要饭,一个乡村人给了他一块土,重耳恼怒,要鞭打这人,狐偃说:“这是上天赐予你土地。”重耳拱手低头接受了这块土并把它装起来。
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从者以为不可。将行,谋于桑下,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公子曰:“无之。”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公子不可。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重耳到了齐国,齐桓公又为他娶了妻子,有二十乘马匹,重耳安心住在这里,跟随的人都不想这样做。他们将要离开齐国,于是在一棵桑树下策划,一位养蚕采桑的女奴隶在树上听到这件事,就把(策划要走的情况)告诉了姜氏,姜氏就把这个人杀掉了。她对重耳说:“你有远走四方的想法,知道你这个想法的人,我已经把她杀掉了。”重耳说:“我没有这个想法。”姜氏说:“你走吧!怀恋妻室与安逸怕动,实在会败坏名声。”重耳不想走。姜氏与狐偃策划,把他灌醉后送他离开。重耳酒醒后,用戈追着打狐偃。
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叔詹谏曰:“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晋公子,姬出也,而至于今,一也;离③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二也;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晋郑同侪,其过子弟,固将礼焉,况天之所启乎?”弗听。
重耳到了郑国,郑文公也不礼遇他。郑国大夫叔詹劝谏郑文公说:“我听说上天要赞助的事情,人力是不可扭转的。晋公子有三方面的优势。上天或许将要树立他,你还是要以礼招待他。男女同姓而婚,生殖不会繁盛。但姬姓的晋公子重耳,却也是姬姓女子所生,他能活到今天,这是第一。遭受到出逃的患难,在他遭难时上天不使晋国安宁,大概是赞助他,这是第二条。他身边有三个谋士,足以成为人上人,而能跟随着他,这是第三条。晋国、郑国地位同等,来往的子弟应当以礼相待,何况上天所赞助呢!”郑文公不听叔詹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