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言专题 >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

《史记》“高祖置酒洛阳南宫”二则阅读训练附答案、翻译

[电脑版] 司马迁

“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阅读训练附答案(附翻译)

阅读下文,完成20-23题。(9分)

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掠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功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史记高祖本纪》

2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①陛下而侮人(     )    ②吾所以有天下者何(     )

21、下列句子中“其”的用法意义相同两项是( )(2分)

A、此所以为我擒也           B、若是,则与吾业者,亦有类乎?

C、当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  D、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

22、汉初“三杰”之一曾对刘邦说自己带兵“多多益善”,你觉得这句话应该是文中的______(人名)所说。(2分)

23、从文中看,项羽失天下的原因有哪些?刘邦取得天下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20、①傲慢 ②……的原因 

21、AC22、韩信 

23、妒忌怀疑贤能之人,加害有功之臣,独占所得利益。(2分)善用人才。(1分)

参考译文:

皇帝在洛阳南宫设置酒席。皇上说:“各位彻候(官职名)、将领不要对我有所隐瞒,都说说自己的看法。我为什么能得到天下呢?项羽为什么失去天下呢?”高起、王陵两人回答说:“您对待别人傲慢轻侮,项羽对待别人仁爱尊重。但是您派人攻占城池土地,投降或者被攻克的(土地),您就赏赐给有功的将领,和天下人一同受益。项羽妒贤嫉能,谋害有功劳的,猜疑贤能的人,别人战胜了也不赏赐人家功劳,下级攻占了土地也不和他分享,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皇上说:“你们只知道一方面,不知道另一方面。在营帐里谋划决策,在千里之外决定胜负,我不如张良;平定国家、安抚百姓,发放粮饷,不断绝运输粮食的道路,我不如萧何;率领百万军队,开战就一定能取胜,攻打就一定能打下,我不如韩信。这三人都是人杰,我能使用他们,这就是我能得到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一个范增却不能用他,这就使他被我擒住的原因。”

《帝置酒雒阳南宫》阅读训练附答案

帝置酒雒阳南宫

帝①置酒雒阳南宫,上②曰:“彻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③。填④国家,抚百姓,给饷馈⑤,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兵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⑥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禽也。”群丞说服。

注释:①帝:指汉高祖刘邦。②上:尊指刘邦。③子房:张良字子房。刘邦的谋士。④填:通“镇”。⑤饷馈:军饷。⑥范增:项羽的谋士。

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是

A、帝置酒雒阳南宫 置:安置,安排

B、因以与之 与:赐予

C、连兵百万之众 连:关连

D、此所以为我禽也 禽:同“擒”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5、仔细阅读并思考文中的对话,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刘邦得天下的主要原因是

②项羽得天下的主要原因是

6、文中刘邦在对话中用了三个“吾不如”,这说明了刘邦的一个什么特点?请你对这一点有什么看法?请结合你的体会简要谈谈。

答案

1.C 2.⑴安定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饷,粮道不断,这我比不上萧何。

⑵三位都是杰出的人才,我能任用他们,这才是我夺取天下的原因。

3.⑴能够重用人才、人尽其才,同时能够与天下人同享利益。

⑵嫉妒人才、怀疑人才,而不能重用人才。

4.说明刘邦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第二问是开放性试题,只要扣住刘邦“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谈自己的体会,语言通顺即可。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 高祖 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