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阅读训练附答案
[电脑版] 1216584714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阅读训练附答案
【原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阅读训练】:
1、首句中有哪些意象,请写出来。(2分)
2、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3、诗歌中寓情于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诗表达了作者 的心情。
4、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E.诗歌想像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6、在本诗中,李白为什么要以“明月”入诗?
7、古人在诗词中描写情境用来营造气氛的鸟儿很多,为什么李白独选“子规啼”来入诗呢?
8、王昌龄被贬龙标是什么季节?为什么?
9、从诗中发出的情感信息,揣摩李白写此诗时的心理活动。
10.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2分)
11.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3分)
【参考答案】:
1、 杨花,子规(2分,如果答“杨花纷纷,子规悲鸣”等只可得1分)
2、抒发了诗人对远行的友人的关心,思念和同情。(答到一点得1分,答到两点或两点以上可得2分)
3、悲苦哀怨
4、答案:拟人,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5、 B C
6、答案:“明月”除了有普天同照、能够把心儿带给朋友外,更能表现友谊的纯洁,表明王昌龄人格的高洁。
7、答案:子归鸟叫声凄凉,有“不如归去”之意,古人用来作为悲情之鸟,李白用“子规啼”表示对朋友悲惨命运的忧虑,对朋友的挽留不舍之情。
8、暮春 从“杨花落尽子规啼”可以看出,“杨花落尽”是暮春的景象,“子规啼”是暮春的气象。
9、忧虑和愤懑。表想了真挚、纯洁的友谊。
10、杨花和子规鸟。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
11、诗人听说友人将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恋恋不舍之情。
关键词: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阅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