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重庆中考阅读训练附答案
[电脑版] 佚名
说明:本题为《2006-2019年重庆中考语文试题A卷分类题集(课内文言文阅读)》的一部分。
(2019年重庆中考语文试题A卷)
阅读《小石潭记》,完成1-4题。 (15分)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 解释下列加点的司珸。(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 (2)佁然不动( )
(3)俶尔远逝( ) (4)以其境过清(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⑴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 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3 分)
A.这篇短小精美的山水游记,按“发现小石潭一一潭中景物——小潭溪流——潭上感受——交代同游者”的顺序,记录了作者游览的经历。
B.文章开篇以环佩相击之音来写水声,表现出水声的清脆,令人愉悦;同时也借水声烘托出环境的幽静。
C.第②段写游鱼,先总体写鱼的大体数量和“空游无所依”的状态,接着采用特写镜头写日光鱼影,勾画出一幅生动活泼的游鱼图。
D.作者善用正面和侧面的描写方法来写景物,如“斗折蛇行",就是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溪流的曲折蜿蜒。
4. 作者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不仅仅是自然环境的冷清所致,还有更为深层的原因。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作者同时期在永州写给友人的信),探究其深层原因。(4分)
[链接材料]
仆①闷即出游,时到幽树好石,暂得一笑,已②复不乐。何者?譬如囚拘圆土③一遇和景④,伸展支体,亦以为适,然终不得出,岂复能久为舒畅哉? (选自柳宗元《与李翰林建书》,有删节)
[注]①仆:对自己的谦称。②已:过一会儿。③譬如囚拘圆土:好像被因禁在圆形围墙之中。④和景:温暖的日光。
华语网说明:网页文档仅供预览,内容及格式不完整,如果你需要完整的重庆历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题集(自2006年起,每年递增),请点此查看下载。
(2018年重庆中考语文试卷A卷)(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5分)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注】“琅琊也”,教版写作“琅邪也”。
5.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名之者谁(__________)
…完整题集内容请下载后查看…
53.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4分)
答:
。
(2006年重庆中考语文试卷)嗟夫!予尝求古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5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3分)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2)是进亦忧,退亦忧( )
(3)微斯人,吾谁与归( )
5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6.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______________形成了对比。(2分)
57.“微斯人,吾淮与归?”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58.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境界。请结合这两者谈谈你的认识。(3分)
2006-2019年重庆中考语文试题A卷分类题集(课内文言文阅读)(参考答案)
1. 可:大约 佁然:呆呆的样子 俶尔:忽然 清:凄清
2. (1)阳光向下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好像映在水底的石头上。(2)两岸的地势象狗的牙齿一样相互交错,不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3. D(解析:“斗折蛇行”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表现溪水的曲折蜿蜓。 )
4. (1)柳家元写小石潭的美景,是为写自己被贬后的愤懑孤凄做铺垫,以乐景写悲情,也隐喻自己如美景被埋没的境地; (2)材料中“警如囚居圆土”“然终不得出”等句,也表达了对统治者排挤埋没人才的不满和嘲讽,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压抑和孤凄。(
5. (4分)(1)命名(或“取名” (2) 寄托 (3)酒杯 (4)遮盖(或“遮蔽”)
6. (1)野花开了,有—股清幽的香味(1分),好的树木生长茂盛,形成浓郁的绿荫(1分)。 (2)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1分),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1分)。
7. B
华语网说明:网页文档仅供预览,内容及格式不完整,如果你需要完整的重庆历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题集(自2006年起,每年递增),请点此查看下载。
55.(1)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心理)。 (2)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各2分)
5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迁客骚人(每空1分)
57.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1分)强烈而又含蓄的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1分)及对朋友的期望之情(1分)。
58.提示:观点明确,言之成理,阐述清楚即呵。
相关文章
点此纠错或发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