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
[电脑版] 佚名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质量检测
(完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文言文(28分)
(一)默写(10分)
1. 映阶碧草自春色,__________ 。
2. __________,志在千里。
3. 岁老根弥壮,。__________
4. 三十功名尘与土,__________ 。
5. __________,盖以诱敌。
(二)阅读下列元曲,完成6-7题(4分)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本曲的画龙点睛之笔是“__________ ”。(2分)
7.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用极其简练的表描手法,通过三个画面,勾勒出了一幅游子深秋远行图。
B.“枯藤老树昏鸦”展现了一派秋天毫无生气的肃杀景象,烘托了游子悲凉的心境。
C.“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了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更添悲愁。
D.全曲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6分)
狼(节选)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8. 本文选自《_____ 》,作者是_____ (人名)。(2分)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点字的含义。(2分)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10.选文生动地描绘了屠夫与狼的斗争过程,根据内容,完成下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狼 |
狼缀行 |
骨尽,狼并驱 |
(2) |
屠夫 |
屠投骨意图引开狼 |
(1) |
屠奋起杀狼 |
(四)阅读下文段,完成11-14题(8分)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①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②,能挽弓三百斤。学射于周同。同射三失,皆同中,以示飞。飞引弓一发,破其筈③;再发,又中。同大惊,以所爱良弓增之。飞尤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注释】①负:具有。 ②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之礼。 ③筈(kuò):箭的尾部。
1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2分)
(1)飞尤是益自练习 ______ (2)尽得同术 ______
12. 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岳飞举起弓射一箭,就射破了箭的尾部。
B.岳飞拉开弓射一箭,就把靶子给射穿了。
C.岳飞拉开弓射一箭,就射破了箭的尾部。
D.岳飞举起弓射一箭,就把靶子给射穿了。
13. 周同是个爱才之人,在文中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_ 。(用文中语言回答)(2分)
14. 岳飞的“少负气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
(1)_________ ;(2)_________
二、现代文(32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6分)
雁
1.人们先是看见那只孤雁在村头的上空盘旋,雁发出的叫声凄冷而又孤单。秋天了,正是大雁迁xǐ的季节,一排排一列列的雁阵,在高远清澈的天空中,鸣唱着向南方飞去。这样的雁阵已经在人们的头顶过了好一阵子了,人们不解的是,为什么这只孤雁长久的不愿离去。
2.人们在孤雁盘旋的地方,先是发现了一群鹅,那群鹅迷惘地瞅着天空那只孤雁,接着人们在鹅群中看见了那只受伤的母雁。她的一只翅膀垂着,翅膀的根部仍在流血。她在受伤后,没有能力飞行了,于是落到了地面。她应和着那只孤雁的凄叫。在鹅群中,她是那么地显眼,她的神态以及那身漂亮的羽毛使周围的鹅群黯然失色。她高昂着头,冲着天空中那只盘旋的孤雁哀鸣着。她的目光充满了绝望和恐惧。
3.天空中的雁阵一排排一列列缓缓向南方的天际飞,惟有那只孤雁在天空中盘旋着,久久不愿离去。
4.天色近晚了,那只孤独的雁留下最后一声哀鸣,犹豫着向南飞去。受伤的雁目送着那只孤雁远去,凄凄凉凉地叫了几声,最后垂下了那颗高贵美丽的头。
5.这群鹅是张家的,雁无处可去,只能夹在这群呆鹅中,她的心中装满了屈辱和哀伤。那只孤雁是她的丈夫,他们随着家族在飞往南方的途中,她中了猎人的枪弹。于是,她无力飞行了,落在了鹅群中。丈夫在一声声呼唤着她,她也在与丈夫呼应,她抖了几次翅膀,想重返到雁阵的行列中,可每次都失败了。她只能目送丈夫孤单地离去。
6.张家白白捡了一只大雁,他们喜出望外,人们在张家的门里门外聚满了。大雁他们并不陌生,每年的春天和秋天,大雁就会排着队在他们头顶上飞过,然而这么近地打量着一只活着的大雁,他们还是第一次次。
7.有人说:“养起来吧,瞧她多漂亮。”
8.又有人说:“是只母大雁,她下蛋一定比鹅蛋大。”
9.人们议论着,新奇而又兴奋。
10.张家的男人和女人已经商量过了,要把她留下来,当成鹅来养,让她下蛋。有多少人吃过大雁蛋呢?她下的蛋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11.张家的男人和女人齐心协力,小心仔细地为她受伤的翅膀敷了药,又喂了她几次鱼的内脏。后来又换了一次药,她的伤就好了。张家的男人和女人在她的伤好前,为了防止她再一次飞起来,剪掉了她翅膀上漂亮而又坚硬的羽毛。
12.肩伤不再疼痛的时候,她便开始试着飞行了。这个季节并不寒冷。如果能飞走的话,她完全可以找到自己的家族,以及丈夫。她在鹅群中抖着翅膀,做出起飞的动作,刚刚飞出一段距离,便跌落下来。她悲伤地鸣叫着。
13.人们看到这一幕,都笑着说:“瞧,她要飞呢。”
14.她终于无法飞行了,只能裹挟在鹅群中去野地里寻找吃食,或接受主人的喂养。在鹅群中,她仰着头望着落雪的天空,心里空前绝后地悲凉。她遥想着天空,梦想着南方,她不知道此时此刻同伴们在干什么。她思念自己的丈夫,耳畔有依稀想起丈夫的哀鸣,她的眼里噙满了绝望的泪水。她在一天天地等,一日日地盼,盼望着自己重返天空,随着雁阵飞翔。
15.一天天,一日日,她在企盼和煎熬中度过。终于等来了春天。一列列雁阵又一次掠过天空,向北方飞来。
16.她仰着头,凝望着天空掠过的雁阵,发出兴奋的鸣叫。她终于等来了自己的丈夫。丈夫没有忘记她,当听到她的呼唤时,毅然地飞向她的头顶。丈夫又一次盘旋在空中,倾诉着呼唤着。她试着做飞翔的动作,无论她如何挣扎,最后她都在半空中掉了下来。
17.她彻底绝望了,也不再做徒劳的努力,她美丽的双眼里蓄满泪水,她悲伤地冲着丈夫哀鸣着。
18.这样的景象又引来了人们的围观,人们议论着,嬉笑着,后来就散去了。
19.张家的男人说:“这只大雁说不定会把天上的那只招下来呢。”
20.女人说:“那样的话,真是太好了,咱们不仅能吃到大雁蛋,还能吃大雁肉了。”
21.这是天黑十分张家男女主人的对话。张家一把鹅群和他赶到了自家院子里,空中的那只大雁仍在盘旋着,声音凄厉绝望。
22.不知过了多久,这凄厉哀伤的鸣叫消失了。
23.第二天一早,当张家的男人和女人推开门时,他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两只雁头颈相交,死死地缠在一起,他们用这种方式自杀了。
24.僵直的头仍冲着天空,那是他们的梦想。
15. 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迁xǐ ____
16. 第5段采用的____ 记叙顺序,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分)
17. 联系前文,第14段母雁“心里空前绝后地悲凉”的原因是:(4分)
(1)_________ ;(2)_________
18. 下列对文本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第2段以鹅的迷惘衬托雁的美丽和高贵,为下文母雁不愿屈辱地生活做了铺垫。
B.本文叙述了母雁渴望和丈夫一起在蓝天飞翔的故事,旨在表现她对爱情的忠贞。
C.文中写人的言行表现,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反衬了雁对自由的执着追求。
D.本文以人格化写法,向我们展示了“平庸、自私、高贵”三类不同的生命状态。
19.有人说,文中母雁的行为表现固然感人,但公雁更伟大,请谈谈你的看法。(80字左右)(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16分)
从“尺素书”到“伊妹儿”
①“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客人从远方带来的鲤鱼,腹中竟然藏着一封绢写的家书,这给自己带来多大的惊喜啊。在古代,人们习惯把以锦帛为材料的书信装在鲤鱼形状的函套内,这就是古诗里常用“双鲤”来代替书信,即所谓的“尺素书”的由来。
②据考证,在文字发明之前,人类曾经用实物作为传达信息的工具,这就是“实物信”。在远古的中国,所谓“上古结绳而治”,就是利用绳结来传达信息,“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后来有了文字,书写材料又得到了改进,人们发明了木牍、竹简。他们在特制的木片和竹片上刻写文字,用来记事与交流,其中用作传达信息与情感的便是木牍书、竹简书,统称为“尺牍书”。“尺牍书”和后来出现的“尺素书”都是我国早期通信的主要方式。
③然而“尺牍书”很笨重。西汉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封信,用了三千多根竹简,要两个身强力壮的武士才可以送到宫里去。“尺素书”虽然轻便,但用 材昂贵,不能“飞入寻常百姓家”。纸的发明,使书信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纸质书信成本低廉、投递方便,极大地促进了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安史之乱时期,贫苦的石壕妇人,仍然可以凭借“一男附书至”,得知战场上孩子的讯息。
④如今,依托互联网的“伊妹儿”(电子邮件),已经十分普及,各种免费邮箱为网民提供了便捷的邮件服务,但人类的通信发展并未停止,更新的通信方式,如手机短信等也在冲击着电子邮件,使得人们的交往更加随心,更为便捷。20世纪90年代,有人预言传统书信将被新兴的通信方式取代。然而我们惊奇地发现,传统的纸质书信依然健康发展,与电子通信方式并行不悖,在当下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⑤为什么在信息时代,仍有很多人钟情传统通信方式?专家认为,传统信件承载了太多的文化内涵,一封信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敬意。古人“自谦而敬人”的做人原则在书信中表现为对自己的谦称和对别人的敬称。比如称呼自己为“敝人”,就是谦称;称呼别人为“阁下”,就是敬称。因此,纸质信是传统礼仪的集中体现,是一份摸得着、存得住的传统,它所传达的不仅仅是亲切的问候、重要的消息或者浪漫的情怀,更有人和人之间一种天然的未被浮躁遮蔽的“敬爱”。
⑥另外,传统书信还有历史价值。人到晚年,捧读青年时期的信件,往事历历在目,常有“家书抵万金”之慨,所以倍觉其珍贵。据说,《徐悲鸿信札》在竞拍会上拍出56.1万元的高价,《孙中山致叶恭绰信札》则拍出111万元。这些名人信札之所以能够被很多收藏家追捧,并拍出高价,重要的原因就是写在纸上的信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元素,如同写信者的笔迹一样,是不能被“拷贝”的。
20. 第⑥段加点词“拷贝”在文中的意思是_ 。(2分)
21. 第③段画线句采用___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 。这一内容出自我国唐代著名诗人___ (人名)的《______ 》。(5分)
22. 本文围绕题目,向我们介绍了以下两方面的内容:(4分)
(1)_________ ;(2)_________
23. 下列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第①段引用鲤鱼传书的故事,既增添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B.我国的通信经历了从尺素书 实物信 尺牍书 纸质信 电子邮件 手机短信的过程。
C.“尺牍书”和“尺素书”各有利弊,前者廉价却很笨重,后者轻便却用材昂贵。
D.本文的说明意图在于作者希望人们在电子通信盛行的当下,不能抛弃传统书信。
24. 结合你自身的经历和感受,淡淡你对第⑤段画线句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词: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
点此纠错或发表评论 [0]